父亲是个老兵,他一生中最引以为自豪和荣耀的,就是他在抗日战争中同日本鬼子拼过刺刀,在解放战争中跨过长江解放了全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同美国鬼子真刀真枪较量过,身经百战,九死一生。他最欣慰的事情就是面对满堂的儿孙们讲述战争往事。在他的身边倒下过无数的战友,他至今都能一一道来,但他提及最多的是发生在六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那事发生在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1949,父亲终生难忘的1949!
“1949年初,我所在的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刚刚参加完淮海战役,我们8纵就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6军,遵照党中央、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向江南进军的战略决策,4月21日,我们全军和兄弟部队乘着木船,打过了长江,占领了南京。
“打过长江之后,我们26军乘胜追敌至苏州、丹阳一带,部队接到命令:参加解放上海的战役!五月中旬,解放上海的战役打响了,这是一场特殊的战役,按照陈毅司令员的话说,是瓷器店里打老鼠。由于要完整地解放这座国际大都市,参战部队必须舍弃所有的重型武器。我们26军是从上海的西北方向开始进攻的,首先歼灭了昆山守敌,然后从外围向市区方向进攻,由于不能使用重型武器,我们只有一步步艰难推进,一批批的战友在我的身边倒下了,伤亡特别大。就在总攻的最后时刻,76师226团石峰参谋长被弹片击中,我和战友们赶紧把他从阵地上抢救下来,用担架火速把他送到军部医院,当时他失血过多,脸色苍白,但神志还清醒,医院血浆用完了,我是O型血,自告奋勇地请求医生输我的血救参谋长,我俩并排躺在手术台上,他这个时候已趋于昏迷状,不停地轻声说着‘回家——回家——’,我一次性输了五百毫升血,由于输血过多,再加上连日疲劳作战、营养不良,我也晕倒在输血台上,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等我醒来,才知道参谋长由于失血过多没抢救过来,我们都很难过。在参谋长牺牲的第二天,上海全部解放了。参谋长是我的老乡,山东博山人,在淮海战役前还给我们做过战前动员,这一幕虽然过去六十多年了,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上海解放后不久,父亲随部队继续南下福建,朝鲜战争爆发后部队又北上开赴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直至1953年底回国。父亲来到了参谋长的家乡山东省博山县准备看望烈士的家人,但在县民政局烈士登记册中就是找不到石峰烈士的资料,父亲感到,没有烈士登记就意味身份没被确认,家人就不可能得到烈属应有的各种待遇。父亲给民政部门写了详细的证明材料,但五十六年过去了,没有一丝音讯。
为了了却父亲的心愿,2009年,我试着请山东省检察院帮助查找烈士家人,终于在2011年有了确切的消息。烈士唯一的女儿在得知消息后马上联系了我,使我了解在这之后发生的一切:石峰烈士的家人是在全国解放后才得知其已牺牲的,烈士父亲在得到长子牺牲的消息后不久倔强地拉着马车将烈士的部分遗骨和遗物硬是从上海驮回博山老家安葬,从此经常坐在儿子的坟前追忆,只要看见穿军装的人就抱住喊儿子的名字,不到六十岁就去世了;烈士的妻子后来改嫁了,唯一的女儿到部队参了军,后转业到山东省电视台工作,现已年近七十退休多年了。全家得到了烈属待遇,由于石峰是到了部队才改了名,而地方民政部门的登记仍是按原名的,故一直查找不到。
我立即将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沉思了很久,他又在追忆那段惨烈的战争岁月。是啊,多少个烈士牺牲了,他们在牺牲前还是那样的年轻。
我问父亲:“你想到过会牺牲吗?想到过未来吗?”
父亲说:“在我的身边几乎随时都有战友倒下,我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了,当时觉得什么都可以割舍,就是感觉对不起父母,不能为他们养老送终了。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可没有想到我活过来了,看见了胜利。六十多年了,我很想念那些曾经同我朝夕相处而后来牺牲的战友们,想念上海解放前夕牺牲的参谋长,想念他们……”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