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更舒心
“很久没听说村里发生抢劫、盗窃的事了。”这是海口市秀英区书场村村民的深刻感受。
书场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典型的“城中村”,一度是抢劫、盗窃案的多发地。目前,书场村有常住人口3800多人,暂住人口多达7000多人,出租屋300多间。流动人口多且人员结构复杂,曾成为书场村治安管理工作的焦点。
像书场村一样,海口市有许多流动人口多且人员结构复杂的“城中村”,成了治安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
几年前,我市开始推行以人口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变动更新的“旅馆式”出租屋管理模式,通过村委会与出租屋业主签订《出租屋治安管理责任书》,再配合社区民警将租住人员情况纳入警综系统管理,使我市的治安大大好转。
几年来,海口市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和海口市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对综治工作的领导,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组织开展一系列打击整治行动,改善了社会治安环境,社会治安的管理和防控能力也不断提高,为把海口建成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最精最美省会城市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国际旅游岛战略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平安海南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型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妥善处理利益关系,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好影响稳定的历史遗留问题,增强人民群众和广大游客的安全感”……
风从北岸吹来,带来了春的希望!
风从北岸吹来,带来了秋的甜蜜!
让百姓脸上永远挂着幸福的笑容,让游客心中总是惦记着海南的美丽……站在新的起点上,海口在努力!
大事记
2003年11月6日,海口4路空调大巴公交车正式上路,这是我市第一次投入空调大巴公交车。
2009年8月2日,作为国家第三批“数字化城管”试点单位,海口市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正式运行。
2009年11月9日,海口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管理、行政执法等职能进行全面整合,坚决克服过去一条路6个部门管,6个部门管不好一条路的弊端。
2009年11月20日,美舍河引水干渠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海口市全面打响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
2011年4月11日,海口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主体工程竣工并正式通水,标志着我市中心城区基本实现“水清无异味”的阶段性目标。
2011年9月4日,海口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一批崭新的节能与新能源环保公交车、出租车也在当天投放市场。预计到2012年底,海口市示范运营节能与新能源环保汽车数量将达到1050辆。
2012年1月13日,经过8个月的连续奋战,侨中路隧道工程正式通车。此举标志着海口重点民生工程“5路4桥”全面投入使用。(作者:杨明 陈敬儒)
·海口建设工程消防产品到场备案
·海口消防查处22处火灾隐患
·海口物业管理协会成立
·海口:学生出行期盼“安全岛”
·从粗放到精细:海口改革创新城市社区管理
·海口8社区试点一站式服务 创新体系体现主动管理
·海口8社区试点一站式服务 创新体系体现主动管理
·海南海口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廉政建设
·海口“城中村”蝶变—— 镇海新村 涛声依旧
·海南海口拟修订消防条例
·广州海口两海事法院共商履责举措
·海口推行消防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