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述评

基层党建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的思考

2012-09-21 11:15:3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天津日报 

    (二)华明街以“大党建”格局引领社会管理创新。针对“三区联动”发展中党建工作遇到的条块分割、资源封闭、管理分散等问题,华明街道党委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党建”格局,构建起的区域化基层党建新格局。“大”是指在街道推行大党委制,在此基础上,统筹建立居住社区、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行政服务区党组织,在街道党委的领导下,形成“1+4”领导体制和组织架构。街道党委每周组织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居住社区以及行政服务区党组织负责人召开党组织联席会,研究招商引资、加强产业配套、推进“农超对接”、促进农民就业、加强社区管理、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内容。“1+4”党组织联席会已形成长效机制。

    (三)在楼宇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组织推动企业发展和管理。随着“三区联动”建设、特别是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工业园区,楼宇经济也在东丽区发展壮大。但因其多为非公经济属性,党建工作遇到了新问题。为此,东丽区创新招法,整合区域资源,建立楼宇党组织,统筹进驻企业开展党的工作,完善沟通、共建、帮扶机制,在服务企业决策、促进生产经营、营造企业文化、密切职工联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真正成为楼宇经济发展壮大的引擎。

    (四)依托经济纽带村居共建党组织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根据社区规模、居民还迁和居委会设置情况,统筹新建社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与涉及的村级党组织开展村居双向互动,实行党员联管、阵地联建、活动联搞、治安联防、服务联手,形成了“村居共建”的新机制、新架构。

    (五)依托产业纽带建立产业园区党组织创新园区社会管理。在工业园、设施农业园等主导产业清晰、集中度高的产业聚集区,建立产业园区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建在产业基地、发展链条和经济合作组织中,实现了党组织设置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增强了党组织引领园区科学发展的能力,创新园区社会管理。

    (六)发挥社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军粮城街道和顺园社区两年前村民刚入住时,东西乱摆放,垃圾随处见,绿地改为菜园,环境脏乱差。街道党委抓住党建这个法宝,建立和完善社区党组织,发挥社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从党员楼门到党员家庭,以党建带民风、促转变,投资完善教育、医疗、治安、交通、购物等便民配套设施,让大家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提高文明素质,自觉爱护家园。目前,社区道路整洁,楼门敞亮,绿地与花丛相映成趣。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福建省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建设推进会在福州召开
·鄂尔多斯乌审旗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湖南日报:基层党建要始终突出作风建设
·贵州贞丰:基层党建工作有创新
·福建龙岩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打造城乡基层党建亮点
·郭声琨到梧州市就做好基层党建和维稳工作等调研

·郭声琨到梧州市就做好基层党建和维稳工作等调研
·山西召开市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会议
·福建日报: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之举
·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是基层党建的中心任务
·内蒙古日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北京法院表彰优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