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乐章
以平安 以亲切
2011年下半年,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天津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天津市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3家专业调查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津城百姓评公安”活动,评议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对天津社会治安整体状况的满意度为95.10%。自此,天津的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已经连续7年保持在90%左右;自此,天津在全国各省、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评比中连续7年被评为优秀,先后被国家统计局、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等媒体和单位评为“最具安全感城市”。社会的平安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目的。我市政法系统以平安天津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整体优势,深入开展对敌斗争,妥善处置群体事件,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始终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除恶务尽”,持续开展命案侦破、治爆缉枪、扫黄禁赌专项行动,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不断严密治安防控体系,积小平安为大平安。
天津公安有“三张网”。
第一张网:“警防网”。市公安局将派出所民警、巡特警、机关民警、交通民警、公交民警、武警和社会治安辅助力量统一纳入巡控体系。市局每天直接调度500余部警车、3600余名民警投入街面巡逻,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广泛组织发动治保会、专职辅警、义务巡逻队、保安员、平安志愿者等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参与巡逻防控,形成全警参与、专群结合、协同作战的巡控格局。同时,按照“全面设防、重点突出、攻防兼备、整体联动”的要求,在全市城区派出所辖区共设置了632个“棋格式”巡区、127个夜控点位、17个外环电子卡口等,形成三道控制防线。
第二张网:“技防网”。由一个中心、两个系统、多个终端和覆盖社会面的监控报警点组成天津城市技术防范网络体系。“一个中心”即“技防网管控中心”;“两个系统”即固定目标监控报警系统和移动目标监控报警系统。这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以市局一级数据库为基础的“大情报”平台,坚持“先情报、后动作,警情主导警务”的成果。目前,全市社会面视频监控探头达到30万余个,为定期会商情报和评估风险,提供了决策信息支持,更加便于及时搜集掌握敌情动态,依法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实行多警种、多部门反恐应急联动。随着“技防网”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服务实战能力的不断提升,已经实现了情报先导、从被动处置向综合研判的转变,有效提升了指挥现场的治安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张网:“民防网”。经过多年建设,全市已设置三级民防巡控点位1180个,在全市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保安室,在公共汽车、出租车和地铁从业人员中发展了11000余名公共安全信息员。2011年,市委、市政府把招收1万名辅警纳入了“20项民心工程”之中,到年终,全市保安员、信息员和志愿者等民防力量已达到25万人。
好一个全域覆盖、立体管控、严密高效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连年来,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按人口比始终保持在8%以下,八类案件破案率在75%以上,命案破案率在90%以上,绑架案件连续9年全部破获。
案件小到一辆自行车失窃。
自行车被盗几乎是所有城市的治安顽疾。天津又是一个自行车保有量相当高的城市,一辆自行车虽然价值不高,但突然不翼而飞,就会给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纳入每年为群众办的20件实事之一。2009年,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了为期3年的专项治理,决心彻底解决自行车被盗这一城市治安顽疾。重拳出击,成效显著。行动开展1个月,全市日均接报自行车被盗警情降幅达到81.7%。与此同时,市公安局依托互联网研发了涵盖非机动车生产、销售、服务、管理各个方面的“天津市非机动车管理网”,从“打、防、管、控”4个方面完善相应工作机制,为非机动车建立了“身份证”,有效破解了自行车被盗问题。
片警刘长锁坐在我面前。这位公安红桥分局丁字沽派出所的民警是个“名人”。他以一个普普通通的片警,以他普普通通的工作,为人民群众口口相传,这在造星运动风起云涌的今天,应该说是个奇迹。
奇迹的主人公刘长锁中等个头,北方男人常见的国字脸。他坐在我面前时,我对这个“著名片警”的事迹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在市公安局,从警33年的老民警为数不少,但33年始终在派出所特别是始终在一个派出所的老片警并不多。刘长锁能够“一枝独秀”的原因或许有许多,而他与片区居民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那种割舍不断的亲情,应该是个重要原因。刘长锁的片区,生活困难的居民多,孤寡老人、残障人士也不少,1300多户就有300多户吃低保,每到低保费发放,居委会门口排长队。刘长锁与一百多位孤寡老人困难户签订了扶助《协议书》,为他们解危济困,像亲人一样帮助他们,温暖他们。
尽管熟知,当一份《协议书》摊开在我面前时,我还是被那些质朴无华的文字震撼了。
《协议书》
为方便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好地为老人提供便捷的服务,让老人晚年无忧,颐享天年,我做到:
一、每次下社区时必到老人家中探望,聊天,干家务,购物。
二、逢春秋两季,由爱人陪伴带领老人出行,观光游玩,切身感受津城发生的变化。
三、每年春季带领老人到医院全面进行查体,发现疾患及时诊治。
四、逢传统节日和老人生日,举行家宴,接受儿女们的祝福。
五、留下手机号码,防备不时之需,有情况发生能在10分钟来到眼前(此处略去手机号码)。
以上是社区民警向老人家作出的庄严承诺,双方各执一份,以方便监督。
下面是刘长锁的签名。他的签名下面是一位被帮扶老人的签名。协议的文字是刘长锁写的。我注意到他的措词。他称自己为“主协议人”,而称孤寡老人为“老人家”,就说明协议是他主动拟就的,其中的条款完全出自真心,绝无半点勉强和虚情假意。一句“老人家”,将他对那些孤寡老人的尊敬和关切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个人做事,用的心力太多,投入的生命太多,天长日久便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改变,他与那事已经很难分清彼此,他即那事,那事即他。
刘长锁到底签了多少《协议书》?都说一百多,到底一百多少?他自己也说不清,只知道片区居民的户口本上有小五星标记的,就是他的协议户。他帮扶了多少困难家庭,给多少孤寡老人带去了家庭的温暖,他自己还是说不清,只知道多年来这人就像一把锁,这心已经牢牢地锁在了社区,锁在了困难居民的家里。
片区有位刘奶奶。有年冬天,居委会主任突然给刘长锁打电话,说送早点去了老人的门砸不开。他放下手里的事就跑过去,隔着窗玻璃一看,老人在被窝里躺着,一动不动。不好,煤气中毒!他一拳头砸碎了门玻璃,打开了房门。只见刘奶奶嘴唇都紫了,也不喘气了,必须马上送医院。可刘奶奶特胖,他喊来了4个壮小伙儿,老人的褥子一人把一头,发了几次力,愣抬不起来。他急了眼,钻到褥子下头,在下边托起老人,这才一步步往外挪。老人沉重的身子压在他的脊背上,因为钻到老人身子底下,他只能弯着腰,跪着往前爬。因为帮扶的困难户多,刘长锁设了个“长锁基金”,每月拿出工资的10%存进银行,久而久之,也有了不少积蓄。他拿出存折,叫居委会给取了出来,全交给医院作押金。大夫开了病危通知书,让家属签字,他毫不犹豫签上自己的名字。他从早晨一直守到傍晚,直到刘奶奶脱离了危险才离开。随后,刘奶奶的女儿、姑爷来到派出所,刘奶奶的外孙进门就给刘长锁磕头,他们流着眼泪感谢人民警察的救命之恩。
刘长锁对我说:“公安部领导曾问我,什么叫片警?我说,社区是大家庭,片警是个家庭成员。家庭有户主,有主事的,片警就是主事的。家里有大事小情,发生变故,遇到困难,片警就有责任帮一把,拉一把,扶一把。我作为片警,不能让管界内一家一户老百姓过不去。”
·天津:深化社会管理创新 让群众见实效得实惠
·天津高标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大渡口区客人到天津和平区考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天津滨海新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新成绩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胜利街:社会管理创新多
·天津成立社会管理学会 把握理论研究正确政治方向
·天津成立社会管理学会 把握理论研究正确政治方向
·天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和谐社区建设纳入发展规划
·中央综治委社会管理创新调研组到天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