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天津,许多中外游客都会竖起拇指啧啧称赞,这里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走进她,了解她,就会发出这样的惊叹,这是一座充满希望、前景无限美好的城市。在这里住上一段日子,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里是平安的天津,在这里生活幸福指数高。
平安天津,仿佛一首气势宏大的交响乐曲在这座城市的上空回响着。让我们打开曲谱,去聆听那深邃的哲思,感受那昂扬的激情吧!
第一乐章
以均等 以关怀
2012年1月27日,大年初五,天津的大街小巷震响了“破五”的鞭炮声;一大早,《天津日报》头版头条的一篇报道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记者新春走基层,在《津城关爱农民工速记》中讲述了一个农民工坐飞机回家过年的新鲜事:绍成刚从四川泸州来到天津四建做电焊工,腊月二十四,他拿到了公司为他准备的国航CA1427的机票和15000元工资。他高兴地对记者说:“回家即便坐快车也要26个小时,这还不算去火车站花掉的时间,现在两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了。”春节过的就是个团圆气儿。农民工节前两大担心,一是担心工资能不能按时发放,另一个担心就是能不能买到回家的火车票。绍成刚是幸运的,不仅他,公司66位农民工都像他一样,怀揣工资乘坐公司提前准备好的大巴,直奔飞机场。在天津务工的农民工坐飞机回家过年,一时传为美谈。
在这之前,我曾沿着“绍成刚们”返乡的旅途逆向溯源,来到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采访。我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对滨海新区的采访,开发区、保税区,都曾留下我深深浅浅的足迹,虽然那时候还不叫滨海新区,也远没有今天的规模。二十多年形成了习惯,每当心灵疲惫、思维凝滞,我都会渴望踏上这片热土,阅读它,感受它,因为它总有新的事物、新的理念喷涌而出,总能给人启迪,令人振奋。
这次又如此。滨海新区的同志纠正我的用词。他说:“在滨海新区已经没有‘农民工’这个词了,我们叫‘外来建设者’。”不仅仅是一个词的区别。
汽车驶进一个大院子,在小广场前停住。我下了车,迎面看见广场中央迎风飘扬的旗帜下,“于家堡金融区建设者之家”11个金色大字十分醒目。外来建设者大部分都回乡过春节了,院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个保洁员在做卫生。一排排两层楼式钢结构彩铜板房,在冬日明媚的阳光下,反射出温暖的光泽。
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同志告诉我,这个“建设者之家”占地6.8万平方米,可以入住7000多人,现在由天津二建、三建、七建和中建一局、三局并北京建工、上海建工、启东集团等10个建筑单位入住。在客服区,银行、小超市、卫生所、图书室、网吧、小饭馆、理发店等一应俱全,足不出院就能解决全部生活所需。物业全天候服务,保安24小时在岗。服务设施和服务程度堪比居民小区。每个建筑单位还都拥有自己的工房组团,水房、淋浴间、食堂独立使用。淋浴间一天到晚开着,打开水龙头,热水就哗哗地流出来。不要小看这小小淋浴间。对于一个出大力流大汗的人来说,下了工,一个热水澡出来,舒舒服服,幸福感就能油然而生。最有趣的是每当饭时,各组团同一时间煎炒烹炸,大院里一会儿香辣扑鼻,一会儿甜腻灌口,再加上京酱香葱的味道,说不上满汉全席,却也天南地北美味大荟萃了。
好几千人居住在一起,怎么管理?街道进驻,物业进驻,公安进驻,保安进驻,成立协调服务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新金融公司、于家堡街道驻建设者之家办事处、三槐路派出所驻建设者之家警务室、津滨物业公司及各工房组团承租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任务是制定与实施各项安全治安卫生环境管理措施,监督检查组团内安全和环境卫生,协调解决各组团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监督建设者之家管理基金使用情况。
打开委员会的议事规则,一条条看下去:由主任召集定期召开会议,商议相关事宜,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遇有特殊情况可提前召开会议;特殊情况下,委员会其他成员也可建议召开会议;会议议题由各委员讨论提出,于会议召开前三天交办公室,经集中后由主任、副主任共同商定;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必须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凡属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重大事项,应集体讨论决定,并组织实施,其落实情况要在下次会上进行通报。按这个议事规则,居住在这里的每个外来建设者都能提出问题,通过本工房的代表,按议事程序形成议题,然后依程序讨论,最后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决议并得到执行。
信步来到上海建工的工房组团。推开一扇扇房门,禁不住笑了:上下铺,每个房间里贴墙排列着上下铺,酷似大学生宿舍,让我恍惚间又回到大学时代。留守的工友挺幽默,笑着说:“大学生没有夫妻房,我们这可有,在二楼。那可不是上下铺了,是双人床,老婆来探亲就能住上。我们都盼着老婆来探亲呢。哈哈!”
走出上海建工的工房组团,小广场上,一排宣传栏吸引了我的目光。那上边图文并茂,介绍了前不久“建设者之家”举办乒乓球比赛的情况。冠、亚、季军,几个外来建设者的名字凸显着,分外吸引眼球。
在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建设者之家仅仅是多个建设者之家的一个缩影。
滨海新区常住人口248万,外来人口已经达到130万。外来建设者是生产、建设的主力军。新区把建设多类型、多层次的特色公寓纳入本区保障性住房体系。针对在工业和服务业务工的外来建设者,建设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蓝、白领公寓30多处,形成了管理主题联动化、管理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方式精细化的公寓管理模式,使22万人安居乐业。建筑工流动性大,就在大型工地旁兴建了建设者之家23处,内部生活设施、文体设施一应俱全,让近20万建筑工人享受到全方位便利的服务。针对在环卫系统务工的外来建设者,新区还启动了外来环卫工人专门公寓建设,为4000名“城市美容师”提供配套齐全的居住场所。
在天津,于家堡金融区建设者之家也是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市把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已建立起了全员覆盖、全域覆盖的三级服务管理机制、三级信息化平台,创建了均等化待遇、均等化服务的6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模式。一是通过小城镇、示范工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村社区建设,使一部分农民吸附在当地;二是在开发区、保税区内,凡是建立工业园区的,全部建立外来职工公寓,办理居住证,使他们有稳定住处、稳定收入;三是面对高新、高端、高质企业和大项目迅速发展的态势,建立高新技术人才落户长效机制,仅大推力火箭和空客A320两个项目就直接落户4000余人,目前全市已吸纳近20万人;四是对来津投资置业、兴办企业人员,采用“蓝印户口”“投资纳税办理户口”等形式落户23.8万人;五是对从事建筑业的180万建设大军,创立“建设者之家”,提供食宿、文娱、保安等全程配套服务;六是对长期在本市从事清洁、保安、个体经营、餐饮服务等职业的80万外来人员,在就业准入、劳动报酬、劳动保障、住房租赁、公共卫生、义务教育、计划生育、法律援助等8个方面享受与我市户籍人口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做到职业稳定、收入稳定、住所稳定、思想稳定。
一个劳动者,只有职业稳定、收入稳定、住所稳定、思想稳定,他的心才能稳定;一个社会,只有最广大的劳动者安定了,这个社会才能安定。天津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使几百万外来人口安居乐业,为天津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同时也为天津的社会和谐贡献着力量。
在滨海新区,外来建设者在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免费职业介绍、政策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技术培训、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障并异地接转(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等方面,与本地劳动者已经实现了均等化待遇。外来建设者与企业之间平等对话,像本地工人一样由工会组织推举协商代表,按法定程序与企业协商解决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问题。对未建立、拒绝建立或拒绝职工协商要求的企业,新区有关部门下达整改通知书并依法处理。外来建设者的工资也纳入滨海新区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新区积极引导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盈利水平较高的企业,建立工资正常调整增长机制,指导企业工资分配和收入分配,重点做好建筑工地外来建设者工资管理,根据实际适当调高最低工资支付标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还发布了《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职工收入、建设和谐社会指导意见》,以建立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调机制为核心,政府财政为支撑,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工资增长集体协商工作。开发区管委会已拿出5400万元财政奖励,有15万多名一线职工受益。目前,外来建设者在滨海新区已经实现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5%。
在这里,他们感受着家的温暖。他们的子女享受着义务教育的一切权益,全区152所中小学面向外来建设者子女开放,全部提供免费就读。为了满足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需求,5年来,每年新建10所中小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到节日,外来建设者的家就成了最热闹的所在。走访座谈、慰问捐赠,开展捐资助学,关怀温暖人心。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确立和实施了工会主席谈心制度、工会主席接待日制度、定期公寓体验制度、职工压力和情绪调查制度、真情聚公寓制度,将每一个传统节日作为公寓慰问日,送食品、送活动。为了确保外来建设者的合法权益,“流动人口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和“流动人口法律咨询服务站”也成立起来,公布了流动人口维权服务热线电话,法律宣传志愿者进企业、进社区、进公寓。目前,滨海新区有法律援助中心4个,法律援助工作站27个,法律援助联系点398个。新区依法查处205起拖欠、克扣外来建设者工资和违反劳动法规行为。2010年制定出台了《关于为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务工人员解决户口问题的暂行办法》,为1000名优秀外来建设者逐步解决本地户口,这些建设者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涉及滨海新区88家企业。同时,出台安排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政府公屋和廉租房,用于户口转入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使他们真正成为“天津人”“滨海人”,有效增强了归属感和认可感。滨海新区的经验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被称为外来人口管理创新的“滨海模式”。
这便是具有天津特色的均等化待遇、均等化服务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它不仅是一项城市政策,更是一种城市胸怀。它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它是和煦如春风的关怀。
·天津:深化社会管理创新 让群众见实效得实惠
·天津高标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大渡口区客人到天津和平区考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天津滨海新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新成绩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胜利街:社会管理创新多
·天津成立社会管理学会 把握理论研究正确政治方向
·天津成立社会管理学会 把握理论研究正确政治方向
·天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和谐社区建设纳入发展规划
·中央综治委社会管理创新调研组到天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