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成员单位要闻

杨传堂: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012-09-19 10:10: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杨传堂在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实际行动

坚决遏制住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势头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召开的。最近,德江副总理和马凯国务委员多次对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特别是公路、水路交通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通报近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部署和落实加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刚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王德学副局长讲了很重要的意见,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宏峰同志通报了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自查和检查督查的情况;重庆市交委、渤海轮渡公司、中山市小榄汽车运输公司三家单位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很有针对性和借鉴性。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认真对待这次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深入查找原因,加强跟踪督办,切实整改到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实际行动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势头,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坚决承担起维护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政治责任,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和谐的交通运输环境。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深刻把握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新形势新特点

    今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非同寻常的一年,做好今年的交通运输安全工作任务繁重,具有特殊意义。今年以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认真落实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要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各项维稳措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这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效施策,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切实关心,交通运输系统顽强拼搏、努力工作的结果。但从今年发生的几起重特大事故和刚才通报的情况,可以看出,今年交通运输安全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和十分严峻,需要引起我们的深刻警醒和深刻反思。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势头尚未根本遏制,公路水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以来,一些重特大交通运输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同一性质的重特大事故连续发生,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全社会广泛关注。1—8月,道路客运行车重特大事故持续增加,重特大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增加22.2%和29.6%;水上交通重大事故比去年增加了4起,死亡失踪人数增加了55人;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施工领域发生了一起多年未发生的重大事故,导致20人死亡。“5.19”隧道爆炸事故、“8.16”汽渡沉船事故、“8.26”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此外,还发生了多起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及险情,如“南方6号”事故险情,城市地铁多次事故及险情等。重特大事故无论是发生的次数,还是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呈增长的态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既反映了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也暴露了交通运输安全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对此,我们要以对党的事业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下决心整改,决不能重蹈覆辙。

    第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高位运行,推进安全发展的压力和难度不断加大。今年1—8月,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客运行车事故77起,死亡471人;水上共发生运输船舶交通事故175件,死亡失踪195人,沉船107艘,虽然分别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仍在高位运行。从总体上来看,交通运输仍处于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员流动持续增加,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多,必然对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近年来,全国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今年1—8月比去年同期也有较大增长。二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但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安全设施、安全服务和安全管理没有跟上,交通给人们带来更多便捷的同时,安全方面也面临更大的考验。特别是随着公路建设向崇山峻岭、深山峡谷迈进,建设中的特长特大桥隧、超大型工程越来越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极为严重,确保复杂条件下运输安全、建设施工安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三是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规模持续增大,但一线员工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亟需提高。特别是一些车船驾驶人员对安全管理规定认识不到位,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范不严格,违章违规操作屡有发生,在突发情况下快速应变处置能力明显不足。综合分析,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面临的任务和压力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态势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这更加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气力扎扎实实做好交通运输安全工作。

    第三,安全生产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安全管理与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还不相适应。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进程加快,随着交通运输深化改革、发展转型,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特别是很多方面、很多时候仍然处于应急、应对、应付的状态,影响安全管理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亟需解决。一是安全管理理念不适应。一些部门和企业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没有把保安全促稳定作为求发展、谋效益的根本前提,在安全管理中重治标轻治本、重事后处置轻源头预防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基层基础工作依然薄弱。一些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对上级的部署和要求不落实或落实不力、落实不快,隐患排查不彻底、治理不及时、督导不到位,对已经排查出的安全隐患不整改、不解决,部分车船带病运行,工作无记录、检查无台账、记录不真实,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十分薄弱。三是安全监管存在缺位和不到位。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监管责任未能有效落实,现场安全监管执法不严、疏于监管或放任不管。特别是重点路段、重点水域和重点车船,安全监管还存在诸多漏洞,无证、证照不全、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车船,依然从事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初步统计,今年非法违规行为导致的事故占到了72%以上,充分反映了在安全监管执法上存在的问题。四是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亟需完善。安全管理关联性强,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协同推进。从当前来看,安全管理还没有真正形成分工明确、运转协调、职责清晰的工作格局。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很多交通运输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在于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到位。特别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安全管理重要性认识不深,甚至是麻木不仁,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对安全隐患排查不深入,甚至对已知的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和解决,往往导致事故发生。

    第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不断出现新矛盾新问题,安全保障和应急体系建设亟需加强。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不断显现,交通运输安全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明显增多,维护安全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越来越高。一是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部分运输企业和施工企业在安全保障方面投入减少,安全设施不配套,机械设备陈旧老化,安全生产压力相应增大。二是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赋予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新的职责和监管责任,港区危化品的安全监管职责交由港口管理机构负责,交通运输安全责任更重。据统计,近年来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呈现增长态势。目前,危货运输的品种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还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是因地震、泥石流、台风、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引发的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突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交通运输预警机制建设、应急保障能力亟待加强。 四是非传统安全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影响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很多,恐怖袭击、人为破坏、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交通运输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如何切实加强交通运输保障和应急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突发事件和不利因素对交通运输安全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是交通运输部门面临的重大考验。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领域呈现的新特点是国际国内宏观环境、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和行业管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概括为“六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四是部门监管不到位;五是督查检查不到位;六是整改落实不到位。为此,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切实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贯穿落实到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又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克服懈怠思想和厌战情绪,出重拳,下猛药,切实解决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牢牢把握安全工作主动权。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杨传堂:谱写交通运输业科学发展新篇章
·杨传堂在北京调研免费通行和道路客运安全工作
·杨传堂调研时强调: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杨传堂: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交通运输部:杨传堂调研渤海湾海域水上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