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农民工牛志劲怀揣两万余元的“白条”走进了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政务区的“群众之家”。拖欠工资数月的包工头没了踪影,满腔愤怒却又无助的牛志劲把希望寄托在这个不久前成立的、专门面向有困难有诉求群众的地方。
在常驻“群众之家”的多部门工作人员协调和帮助下,牛志劲和他的农民工兄弟从包工头和开发商处顺利拿到了工资。“快速、热情”是牛志劲对“群众之家”工作人员的评价。
安徽省滁州市设立的这个“群众之家”拥有信访联合接待中心、群众权益维护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分别开设了民政、人社、教育、建设、房产、政法等近20个部门接待受理窗口,各部门抽调人员常驻,实行群众诉求“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初步将中国过去的信访部门从接待“中转站”向解决问题的“终点站”转变。
据了解,“群众之家”运行两个月以来,到滁州市委市政府上访的人数同比下降了七成。
近年来,中国各地政府都在探索有效解决民众诉求、化解基层矛盾的方法和途径。一些社情民意调查表明,近些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民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也是发展过程中矛盾多发期、矛盾叠加期。
中国在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民众利益需求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问题进一步凸显。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要求所有党员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
一些党建专家指出,如何密切联系群众、纾解社会矛盾成为新时期中共巩固执政根基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必须探索消解社会负面情绪的新途径,中国共产党人正踏在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新征程。”安徽省社会学家王开玉说。
矛盾化解于基层、有效回应群众诉求的新方法正在中国各地涌现。上海市探索在乡镇基层平台实施“三访四步”群众工作法,“三访”指镇干部联系走访、党员干部上门家访、基层党员就地察访;“四步”指健全完善收集意见、分析疏理、研究解决、信息反馈等四个工作步骤,杜绝过场式走访,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应。
东北的辽宁省沈阳市干部、群众、专家联合构建“全民调解六级组织”,从市机关到居民楼道,干群合力化解疑难积案和各类矛盾。这种更公开、透明并鼓励群众亲身参与矛盾化解过程的方式赢得了广泛赞赏和理解。
在安徽滁州,以“群众之家”为首,包括县区群众工作部、乡镇街道群众工作站、村及社区群众工作室、村民组群众工作信息员,当地正在密织一张“五级”工作网络,面对不同阶层群众的诉求,力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作为“五级群众工作网”中间层级的一员干部,滁州市琅琊区西涧街道政法委书记杜鑫要走遍辖区排查群众矛盾纠纷,同时将民情上达给上一级网络。最上一级的“群众之家”一周要汇集情况进行社会情绪研判,对矛盾突出的部门和地区每月提出预警并督促问题解决。连续两月矛盾纠纷突出的地方,“群众之家”还要约谈主要负责人。
“涉及基层百姓的一些部门整合在一起,成立了群众工作站,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直接交给工作站,限期回复,这就再也没有推托的空间了。”杜鑫说。
“不能只顾发展经济、光看眼前政绩,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化解老百姓的困难放在第一位,保证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滁州市“群众之家”负责人谭名源说。(记者 蔡敏 詹婷婷)
·重庆政法委书记: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哈尔滨市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化解矛盾保稳定”主题活动
·“春风化雨”化解矛盾纠纷
·黄建盛调研时强调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管理
·聚焦医患纠纷调解:第三方调解是化解矛盾大趋势
·河南20多万人民调解员基层排查化解矛盾
·河南20多万人民调解员基层排查化解矛盾
·广东综治信访维稳 20万专兼职人员化解矛盾62万宗
·普兰店:化解矛盾奠定创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