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充分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
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的原则,集中打造100个左右中心镇,示范带动周边小城镇建设。
加快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收运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以街为市、功能残缺、设施老旧等问题,提高城镇运行保障能力。大力推进住宅小区化,发展物业管理服务。加快镇级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努力做到品牌连锁超市、农贸市场、文化活动中心、养老福利机构和汽车客运站配套齐全。积极创建各类国家级名镇。统筹推进镇域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社区化,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中心镇建设要注重特色开发。加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范开发行为,切实保护好古村落、古宅、特色民居和各种自然、人文风貌。加快特色旅游名镇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发挥省县际贸易集镇区位优势,打造贸易市场,繁荣贸易经济。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及运销,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镇。基础较好的中心镇,要扬长避短,做优做强,力争成为工业强镇和商贸强镇。小城镇建设要注意发挥比较优势,凸显地域特色,防止千镇一面。
六、推动“1+2+7+36”工业园区产城融合
“1+2+7+36”工业园区群,既是产业发展的依托,又是城镇扩展的重点。坚持产城融合、园城互动,促进园区城市形态化,加速人口和产业集聚,成为带动城镇发展的支撑平台。
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要围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布建骨架路网、公共服务、能源保障、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蔡家、御临等9个大型居民聚居区,引导人口有序集聚。优化开发江北嘴、礼嘉、悦来三大新城区,做强龙盛、水土、空港三大工业园。通过产业、城市、生活与社会等功能的协调发展,形成大产业、大功能、大人群集聚态势,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风貌展示区、高端产业的核心集聚区、主城新增人口的主要承载区。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要依托水港、空港和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发挥保税政策和口岸资源优势,突出口岸物流和中转分拨功能,努力建成国家重要的保税物流基地、加工贸易基地、服务贸易集聚区和内陆地区国际贸易枢纽。
7个国家级、市级开发区要结合组团拓展和升级改造,促进开发区产业链条、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有效衔接,推动产城一体化。重庆经开区、高新区要结合二环发展,推动新组团开发建设、老组团提档升级,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化城市形态。万州、长寿经开区要结合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市政公用、生活服务等设施建设。万盛、双桥经开区要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在产城互动中不断发展。
36个特色工业园区要注意处理好园区和城区的关系,优化园区用地结构,在保障产业发展设施的同时,积极推进职工住宅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逐步提档升级为产业新城。远离老城的工业园区,要独立形成产业新城;紧靠老城的工业园区,要与老城实现产业功能和城市形态融合互动。
七、增强重大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
重大基础设施是城镇集群的基础支撑。加大枢纽型、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空港、水港、信息港、铁路、公路“三港两路”和能源、水利设施建设,打通城镇集群各单元间的联系通道,促进资源、信息互通,产业、功能互补。
提升航空枢纽功能。加快建设江北机场第三跑道及东航站区,不断拓展国际国内客货运航线,力争到2015年,航空客货吞吐能力分别达到4500万人次、110万吨,形成内陆重要复合型门户枢纽机场。提升万州、黔江机场营运水平,开工建设巫山机场,尽快形成“一大三小”机场格局。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建设一批区县通用机场,形成多层次民航运输体系。
提升航运枢纽功能。重点推进主城果园、涪陵龙头山、万州新田等港口建设,形成以主城、涪陵、万州枢纽港为核心,江津、永川、合川、奉节、武隆等港口为支撑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提升信息枢纽功能。大力实施城镇光网宽带工程,构建高速数据通道,全面提升数据传输和交换能力,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5T,城市家庭带宽接入能力达到20兆BT以上。形成100万台服务器处理能力的国际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和国家级信息资源集散地。
提升铁路枢纽功能。积极推进兰渝、渝利、成渝客专、渝万铁路、渝黔新线等干线铁路建设,铁路复线率达到70%,形成“一枢纽十一干线两支线”格局,成为西部重要的铁路枢纽。
提升公路枢纽功能。加快建成三环等新的1000公里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三环十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出省通道达到18个。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改造,适度加密县际互连路网,形成多层次的城际联系通道。
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建成“千万千瓦”电源项目,建设跨境特高压电网,改造市域骨干电网和城际电网。建好成品油气储备基地和管网,实现天然气“县县通”。突破关键技术,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建设一批小型CNG、LNG利用装置。
增强水利保障能力。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推动跨区域、跨流域供水。加快城镇自来水厂改扩建及管网延伸,提高城镇供水和饮水安全保障能力。统筹城镇给水、排水、电力、燃气、通信等地下管网建设,新建城镇基础设施要积极推广地下管网共同沟。推进城镇防护堤建设、河道治理和水库除险加固,强化雨污分流,提高城镇防洪防涝能力。
·张德江:科学规划 协调发展 扎实推进重庆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美好:我国城镇化发展成就纪实
·重庆市制定专门政策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