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十八大特别报道:兰州城关 硬化基础争一流

2012-09-18 16:01: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黄河行·兰州城关 城关区是甘肃省省会兰州市的中心区,是该省及兰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的黄河上游。滔滔东流的黄河穿城而过,横贯西东,将城关区分割为南、北两部,白塔山雄踞河北,皋兰山耸立城南,两山夹一河是城关区独有的地理位置优势。

    9月15日,星期六。这天是我们这组几天来采访路程最短的一站,从永靖县到兰州市只有70多公里。

    兰州是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唯一省会城市,中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

    这一站,我们的采访对象是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城关区是兰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商贸中心,主城区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万,还承载了兰州市50%的流动人口。该区检察院是甘肃省最大的基层检察院,现有干警145人,承担着约占兰州市41%、甘肃省11%的刑事案件办案任务。

    该院检察长杨孔永是去年9月13日走马上任的,之前他在兰州市检察院干了24年,2009年提拔为市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现在仍兼任着市院党组成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院的分量。

    “这座新办公楼是2010年5月投入使用的,宽敞明亮。”据杨孔永介绍,之前该院140多名干警挤在一栋6层22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内,平均2人一台电脑,电话摆放在楼道里,该院只有8辆公务车。“现在平均每位干警不止1台电脑,全院有34台公务用车,原有的800多万元基建欠款也还了700万元。”杨孔永说。

    办公办案条件的巨大变化,为该院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检察工作有了更大的作为。据统计,2011年以来,该院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2526人,其中批准逮捕2358人;受理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被告人3384人,其中提起公诉2898人;反贪立案54件61人、反渎立案8件17人,其中大要案46件51人。

    “在狠抓办案的同时,我们将检察建议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及时跟进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工作。办案干警深入发案单位,通过个案分析和类案总结,今年已向有关部门、单位发出检察建议16份,相关单位全部回复并采纳。”杨孔永说,该院一份检察建议还得到了甘肃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笑虎的重视和批示。

    此外,该院还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依法对涉罪未成年人不予起诉,帮助更多迷途知返的未成年人重树生活信心,尽快回归社会。

    据介绍,近年来该院先后有近20人次受到省以上表彰,该院也在2008年被高检院评为“全国先进基层院”,并连续两届保持了“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称号,被中央政法委等八部门授予“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被全国妇联等五部门授予“维护妇女儿童贡献奖”。

    杨孔永说:“我们的目标是,经过几年的努力,把我院建设成甘肃一流的基层院,并向全国一流看齐!”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杨孔永检察长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检察文化”。他认为,只有通过检察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提升城关区检察院的竞争实力,实现“甘肃一流、向全国一流看齐”的目标。为此,他不但自己撰写相关文章,还和其他院党组成员一起,每人就“检察文化”建设议题走上该院讲坛。

    文化是一种摸不着但看得见的东西。“如何与本地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又如何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是我们检察文化建设中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杨孔永说。

    其实,这不仅仅是杨孔永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当前大力提倡检察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才能真正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检察文化品牌,才能形成百花争艳的检察文化氛围,从而推动检察文化的繁荣发展。(作者: 肖水金 徐盈雁 李郁军)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