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哪里来?来自思路更加清晰,来自布局更加合理,来自方法更加有效,来自制度更加完善……
党的十七大以来,10万组工干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习基层、总结经验中领悟到组织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中开辟了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广阔空间,在求真务实、一抓到底中书写了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壮丽篇章。
深化规律认识,以科学理念引领组织工作。广大组工干部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建立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
加强战略谋划,以科学规划布局组织工作。组织工作每年突出一个主题,重点解决几个问题。2011年是“换届年”,集中力量抓好地方领导班子换届。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是推进组织工作的科学路径。辽宁省全省农村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以发展专业化生产为基础,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建立党群共同致富组织。青海省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组织企业与村结对联建,协调资金和项目,促进农牧区的发展。甘肃兰州构建“民情流水线”,浙江省宁波市打造“一公里民情快递圈”,天津宝坻区实行“一村一站一助理”工作模式,直接服务群众,受到群众欢迎。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证实基层党建活动更加丰富了,党的组织建设在科学路径上走出一条宽阔大道。
科学方法是推进组织工作的“桥”和“船”。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积极借鉴和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手段,以科学方法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发展。以系统化类型化精细化推进组织工作。把量化分析作为重要工具,运用到组织工作中去,对干部推荐、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判断。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专项调查、换届纪律知晓率调查等,及时分析研判、检验工作成效,发现问题、调整政策、改进工作。
典型案例——
浙江省舟山市委组织部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围绕群岛新区建设大局,创造性提出“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引入“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和做法,使党建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在基层党组织考评中,引入多元评价主体,突出群众满意度。同时,引入“第三方评议”,即委托中介机构,检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等情况,作为上级部门对基层党组织考评的参考。
专家观点——
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姚桓:十六大以来党的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规律,按照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观念在组工干部中牢固地扎根;适应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组织机构的设置更加灵活多样,“组织工作全覆盖”正在向社会各领域延伸,越来越多的“两新”组织中建立了党组织;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更趋向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入党的年轻党员成为党员队伍主体;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干部选任制度改革扎实推进,选人用人方面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有所提高;网络信息技术全面引入组织管理,群众意见和各种情况反映更及时、数据更加真实可靠,干部政绩和组织工作效果评估有了更多的量化依据;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向着系统化、机制化方向推进,保证了各项组织工作有序进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党性强、作风硬、业务精、公道正派、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组工干部整体形象展现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这个诞生91年、执政63年、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老党、大党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记者 柳 霞)
·扎实推进党的纯洁性教育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海南日报:论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党建工作
·广东边防:正风气强党建 提士气促工作
·福州推广“135”社区党建模式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福建省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建设推进会在福州召开
·党建十年新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