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福州推广“135”社区党建模式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2012-09-18 10:22: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州9月17日电 (记者 刘可耕)“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福州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17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

    已在社区工作40载春秋,被誉为“小巷总理”的林丹说,创新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军门社区党委充分认识到唯有创新,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近年来,军门社区党委以党建项目创新工程的实施,立足于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选题立项,找准定位,健全完善了“党员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小学生四点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并推出了“党员代理服务制”、“民情日记”、“兼职委员制”、“党员公开承诺制”、“党员先锋模范岗”等党建品牌,使社区党建工作始终保持在福州市的前列。

    中共福州市委组织部表示,“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是福州市按照社区党建要求,围绕创建“五在社区”(美在社区、爱在社区、乐在社区、安在社区、和在社区)目标,在总结新形势下社区党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社区党建工作模式。

    所谓的“135”,就是“1”——强化社区党组织一个核心,“3”——建设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三支队伍,“5”——健全共同参与组织机制、民主管理监督机制、基本建设保障机制、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党建责任落实机制这五项工作机制。

    该工作模式经历了试点、推广、提升三个阶段,最早在鼓楼区军门社区试点,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广全市,经过总结提升,目前已成为福州市加强社区党建的有效工作模式。

    福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省会城市,素有“温泉古都、有福之州”之称,常住人口711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92万人,共有街道43个、社区475个(城市社区298个),社区党员7.62万名。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时指出,“社区党组织要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多作贡献”。福州市委由此顺应群众百姓的新期待,从城市社区工作实际出发,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推进社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探索形成了“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

    目前,该模式已在福州市475个社区全面推开。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要求在全省城市社区推广“135”模式。

    此间专家称,“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突破了“单位党建”的局限,按照地域、区域集聚开展党建工作,有效解决了社区当前党组织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等问题,使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关系由松散型变为紧密型。

    目前,福州市共有1237名党员干部担任了社区党委兼职委员,推动形成了社区与辖区单位“党建共商、服务共做、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文明共创”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推进过程中,福州涌现了一大批热爱社区、以社区为家的代表人物。他们中既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也有在华大街道公益社区任党总支书记的80后党员刘露莎。

    林丹从22岁来到社区工作,一干就是40个年头。40年里,她以自己的一片丹心真情,在最基层、最平凡的社区岗位上做出了令人尊敬的不平凡业绩,被居民亲切称为“小巷总理”,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妇女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个人等荣誉。今年,林丹又光荣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成为福建省唯一连续两届当选党代表的基层党员。

    中共福州市委组织部表示,近年来,福州市委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动力,积极探索推行“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推进社区党建区域化,带动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出一条党建带动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在不断探索推广“135”党建工作模式的过程中,福州基层党组织建设亮点纷呈,各地典型做法不断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涌现,“示范社区”遍地开花。福州“135”党建工作模式运行质量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武汉百步亭社区:党建铺就幸福路
·宜昌:"一本三化"创新社区党建 建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