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天津

天津警方警示:假证泛滥恶果最终还是老百姓埋单

2012-09-18 09:31: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市场需求巨大致假证假发票犯罪屡打不绝

    宝坻警方警示 假证泛滥恶果最终还是老百姓埋单

    “办证,138……”、“本公司能为您提供格式各样的发票,联系电话:135……”公交站牌、街头巷尾公然喷涂着各类“办证”广告,一些网站明码标价发布假证假章的买卖信息。长期以来,无孔不入的制贩假证章犯罪已成为难以根除的顽疾,屡治不愈。

    天津市公安局宝坻分局近日在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专项行动中,破获了两起伪造国家证件印章和贩卖假发票案件。办案民警向法制网记者披露,制假贩假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支撑。

    暴利驱动下铤而走险

    近日,宝坻分局钰华派出所民警在对一名可疑男子进行盘查时,当场从其身上搜查出大量还没来得及张贴的办证小广告和用于喷涂广告的彩色喷罐等物。

    经查,该男子姓霍,曾因盗窃、非法销售发票等罪“三进宫”。这次,霍某又伙同同样有着多次犯罪经历的苏某干起了制贩假证、假公章的行当。民警在其住处缴获各类假公章230余枚,各种假学历证书、户口本、结婚证、房产证等500余本,假发票6500份。

    “两人都有犯罪前科,虽然受过法律制裁,但因心中不劳而获的贪念仍然没有根除,步入社会后又重新犯罪。”办案民警说。

    究竟是怎样的高额利润,让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铤而走险?民警透露:“制售假发票来钱快、利润高。一个假证件、一本假发票的成本可能也就几块、十几块钱,但他们可以卖到几百块,有的甚至高达数千元。在暴利驱动下,不法分子甘愿以身试法。”

    同样,身为某公司采购员的李某,也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因工作需要,她对发票的用途可谓了如指掌,利欲熏心之下,李某看准了倒卖假发票这一发横财的机会,但最终难逃法网。办案民警几经周旋抓获李某的同时,当场缴获假发票1.2万余份。

    很多人觉得假证“方便”

    在宝坻警方这次查获的假证件里,各种假学历证、资格证、身份证、房产证占了不小的比重。

    办案民警称,这些证件大多卖给了一些“有利益需求的群体”。比如,商人办假房产证抵押贷款的;无营业资格办假营业执照的;购房者,因限购而假离婚,办假离婚证的;经营者,为偷税漏税购买假发票的;甚至违法犯罪者,为了外逃或继续违法犯罪办假身份证、假护照的……办假证者可谓是“无所不能”,只要有需要,他们什么证件都能办。

    一名犯罪嫌疑人称,他们做这一行,是因为“社会上要买假证的人很多”。

    据介绍,购买假证的人通过欺骗手段同样可获取非法利益。很多没有某种资格的“客户”,仅需花几百块钱就能轻易拥有高等学校毕业证、会计师证、医师资格证等,而这些证件常常与较好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相联系。不法分子利用假房产证二次抵押,骗取国家贷款或他人借贷。假发票更是为那些试图偷税漏税的经营者提供了“捷径”。

    假证假章假发票,严重冲击着社会诚信体系。无孔不入的“办证、发票”广告不仅像牛皮癣一样破坏市容市貌,也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人却认为,这些问题并未伤害到自己的利益,甚至觉得给自己带来了“方便”。

    “试想一个完全没有任何资质的人,只要花上几百块钱就能买上一个医师资格证,开办私人诊所,替人看病。浪费病人的钱财不说,一旦治疗不当后果不堪设想。”办案民警说,假证泛滥造成的损失最终还是要百姓自己埋单。

    宝坻警方呼吁,治理假证、假发票不但要从打击制假源头做起,还要从防范体制漏洞做起。“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对证件过分依赖,鉴别证件真伪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这也是假证大行其道的原因。”(记者 王斗斗 实习生 宋可玉)

[责任编辑:陈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