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报告认为,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具有三个标志性的阶段性特征,这种阶段性特征可以概括为:人口突破13亿、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和城市化率突破50%。
《社会管理蓝皮书》指出,人口问题是当前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无论是看待经济社会发展还是看待城市发展,人口问题都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最新统计,我国人口内地已经达到了13.4亿人。蓝皮书认为,13亿人的人口规模起码会带来人口数量持续增长,适龄劳动力持续增长,流动人口增长,老龄化比例持续增长,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继续集聚增长五个方面的增长效应。人口规模不断增长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还将带来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治安的压力。
蓝皮书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432美元。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到了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战略转型阶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更是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的巨变期。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我们的社会问题处理不好,我们就会从一个黄金发展期进入一个矛盾凸显期,也就是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有五个标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和社会现象,和我们这个阶段的发展规律是分不开的。
同时,蓝皮书进一步指出,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市化率突破50%以后,标志着城市化进入加速期,城市进入成长关键期,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当前,更加复杂和不确定性因素给中国城市发展带来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人口无序集聚,外来人口“倒挂”现象和城市老龄化特征明显;交通拥堵严重,公共交通严重滞后于城市实有人口规模;能源资源紧张,大大超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发展要素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掠夺性开发、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及水质下降现象日益加剧;房价居高不下,城市生活功能被弱化,并且正在拉低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安全形势严峻,拆迁引发的官民冲突,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群体事件或恶性事件,非传统危机、人为制造的危机及天灾人祸形成的新的“灾害链”,正成为城市安全稳定的主要威胁。这六大“城市病”将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有效预防潜在风险,成为未来城市的当务之急。(记者 常红)
·吴爱英: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法律服务
·吴爱英: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以和谐理念应对社会发展风险
·2008年9月2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气象局与河北省共同推进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深圳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让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深圳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让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宁夏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座谈会在银川召开
·山东日照中院能动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黑龙江日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利用好国家区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