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安徽

安徽淮北密织“五位一体”治安防控体系

2012-09-17 14:14: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9月2日凌晨,淮北市区一娱乐场所门前有人打群架,相山分局黎苑派出所及时出警,但由于双方参与人员多,现场十分混乱,淮北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立即指令正在巡逻的特警支队二大队民警前往协助处置,从而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流血事件……

    今年以来,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紧密结合淮北主城区集中、矿区点状分散、农村地域广阔的特点,以强化“指挥调度、网格巡防、技术防范、群防群治、社区民警专职化”五位一体的工作措施为突破口,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的工作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市刑事案件增幅在皖北地区处于较低水平,破案件率同比上升10.1%,破现案则同比上升22.4%,而且,八类主要刑事同比下降14.4%。

    减少指挥调度层级 实现“点对点”指挥

    前不久,一名网逃人员在淮北市濉溪路与南黎路交叉路口的工商银行办理业务时,淮北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立即指令附近巡逻人员包抄围捕。不到5分钟,特警和当地公安分局巡逻民警几乎同时赶到现场,涉嫌故意伤害的犯罪嫌疑人李某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落入法网。

    之所以在短时间内抓获犯罪嫌疑人,得益于该局“点对点”调度指挥手段的应用。该局在完善每周情报会商制度,广泛搜集汇总、分析研判全市治安形势,确定治安防控重点区域、时段的基础上,适时调整警力部署,不断提高巡防工作的针对性。充分发挥PGIS、大情报系统、350M系统等在警务机制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基本实现了对巡逻警车的精准定位和“点对点”调度指挥。在接到群众报警求助电话后,确定报警人具体位置的同时,第一时间搜索出距离案发现场最近的巡逻警员、警车的位置,然后通过350兆集群呼叫系统,点对点指挥调度,使出警民警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大大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划小防控单元 实现“网格化”巡逻

    淮北市公安局结合辖区实有人口数量、区域面积、治安状况等实际因素,将相山主城区划分为34个网格,并同步落实了点、线、面相结合的三级巡逻防控网络。一级巡逻防控网以特警支队为责任单位,负责相山主城区各主要干道及邻近各重点要害场所的昼夜巡逻防控。巡逻范围为相山主城区的“六纵四横”主干道及周边区域,巡逻时间为全天24小时,最大限度地把警力、车辆、装备摆上街面。二级巡逻防控网以相山分局巡警大队为责任单位,负责相山城区各次要干道及邻近重点要害场所的昼夜巡逻防控。巡逻范围为相山主城区的“三纵五横”次干道及周边区域,巡逻时间以夜间为主。相山城区各派出所为三级巡逻防控责任单位,负责辖区内各居民社区内及周边区域的昼夜巡逻防控,变过去的坐等报警为动态巡逻过程中出警,做到有警接警,无警巡逻。三级巡逻网络均实行车辆、无线电台、备勤点三固定,采用车巡和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巡逻工作,并接受市局指挥中心指令,就近承担接处警任务。今年以来,民警在巡逻中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312人,同比上升16.1%。同时,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还定期不定期开展集中清查统一行动,及时消除各类治安隐患,极大震慑和有效预防了违法犯罪活动。

    整合技术防范资源 提升社会治安防范的科技水平

    淮北市公安局强力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按照“三层布防”的原则,在外环区、城乡结合区、中心区在建或已经建成1116个监控点。对社会视频监控资源进一步整合应用,织密视频监控这张“天网”。建立健全视频巡逻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视频监控在防范打击犯罪中的作用。今年以来,该局还不断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上半年将3处普清卡口改造为高清卡口,完成4处单行线抓拍系统建设任务,完成7处普清电子警察、2处普清卡口的改造招标工作,即将进入施工阶段。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不仅方便了交通管理、执法执勤,也为打击犯罪、侦查破案提供了有力帮助。再次是建设警用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全局284辆警车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并在PGIS平台上通过标注不同颜色,实现了对巡逻警车与非巡逻警车的明确区分。巡逻警车统一编组编号,实时监控运行轨迹,确保按要求开展巡逻工作,一般警情就近由巡逻警力处置。一旦发生重大警情,根据现场情况,科学调配警力,有层级地实施增援,形成一呼百应、点线面联动的快速处警格局。另外,还不断强化农村技防手段建设。大力推进传统技防中好使管用的“电子狗”、“气死贼”、“门磁”和“十户联防报警系统”等,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充分发挥传统技防手段的作用。濉溪县公安局扎实推进农村技防工作,全县安装技防设施14多万台(个),顺利完成由“十户联防”到“十户联防邻里互助”信息化平台,再到视频监控系统的技防“三级跳”,农村技防覆盖率达58%,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农村地区各类案件的发生。

     整合民力资源 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防控死角,织密防控网,针对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情况,淮北市各级公安机关结合各自实际,通过组织打更放哨、看楼护院、组建义务巡逻队等传统管用的方式,广泛挖掘民力资源,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主管市区社会治安的相山分局积极整合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居民小区等安保力量,加强业务检查和技能培训,指导开展巡防工作。杜集分局石台派出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探索组建由镇财政出资、公安部门管理使用、全镇群众受益的6个农村专职打更巡逻队伍,推行“六奖三罚”有偿治安防范模式,农村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行5个多月来,全镇6个行政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去年同期发生盗窃等刑事案件18起,造成群众损失10余万元。此举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充分肯定。

      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 抓住治安防范的根本

    多年来,派出所普遍采取“混合式”的勤务模式,社区民警承担着大量的办案、值班、接处警等工作任务,无法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社区警务工作上,农村地区尤为突出,成为制约进一步深化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瓶颈问题。

    如何化解这一问题?淮北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周勇多次带队到基层调研。在走遍全市45个基层派出所后,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必须大力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将社区民警从办案执勤等工作中剥离出来,专司安全防范、信息采集、人口管理和服务群众等基础工作。

    根据辖区实际,市局重新划定145个警务区,配备专职城乡社区民警159名、辅警261名。城市按社区规划设立警务室,原则上一区一室一警,每名专职社区民警负责一个或若干个警务室,作为一个警务区;农村按行政村设立警务室,一村一室,每名专职社区民警负责一个或若干个警务室,作为一个警务区。为确保专职社区民警切实做到专职化,市局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性措施。比如入室盗窃案件移交刑侦部门办理,派出所不再办理此类案件,减轻基层负担。另外,淮北市公安局投资220余万元,建设移动警务平台,为社区民警配备笔记本电脑、电瓶车,使民警能够随时在基层开展工作,做到即时采集信息即时录入,避免重复劳动,减轻了工作量。

    “我们现在有更充足的时间深入社区开展工作了,有的时候还有意外收获呢!”烈山分局宋疃派出所马场中心警务室社区民警黄科研说。(记者 李光明 通讯员 秦辉)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安徽首创法律援助特殊群体信息库
·安徽十大最喜爱民警候选人产生
·安徽金寨消防“爱心套餐”送到山区校园
·安徽宣城“百场消防电影活动”进寺庙
·安徽绩溪义务消防队助力乡村消防安全
·安徽屯溪法院提升当庭裁判率打造“阳光司法”

·安徽屯溪法院提升当庭裁判率打造“阳光司法”
·安徽慰问公安教育工作者
·安徽黄山歙县举办网络课堂有效提升干警素能
·安徽滁州定远检察院开展年轻干警异岗锻炼工作
·安徽明光市检察院开展"五治"活动提升效能建设
·安徽黄山检察官倾情帮教助矫正对象圆大学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