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湖北

湖北荆门东宝民警村官“双任”破解农村警务短板

2012-09-17 10:55: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还没走进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新桥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记者就看到了挂在大厅门口右侧的一块浅蓝底招牌:“新桥警务区民警任村官 村官任辅警办公室”。

    东宝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综治办主任黄运祥告诉法制网记者,子陵铺镇是该区“双任制”的发源地,2011年4月新桥村最早开始试点,该镇逐渐摸索出了将“双任制”落到实处的方法。

    所谓“双任制”,是指在农村推行“民警任村官、村官任辅警”制度,民警履行部分村官职责、村官担负起不涉及执法的辅警责任,推行双向任职、双向担责、双向学习、双向考核的工作机制,构建治安责任区、治安中心户、治安信息员、治安巡逻员四位一体的“四治”群防群治网络体系,最终达到及时调解矛盾纠纷、及时提供治安线索、及时反映治安问题、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的目标。

    在提出“民警任村官、村官任辅警”的制度之后,子陵铺镇委、镇政府成立了该镇“双任”工作考核领导小组,担负对民警村官和村官辅警的考核责任,考核结果与民警和村官的年终奖惩挂钩。说起“双任”的成效,新桥村党委书记蒋邦正连说三个“逐步”:农村社会管理逐步规范、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在逐步减少、农民整体素质在逐步提高。

    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推行“双任”之后,东宝区的169个农村基本实现了辅警可在10分钟内到现场进行先期处置,这在地域广、分散住的农村,过去不可能实现。

    “村官辅警”为民警安上了腿

    对于“双任”,东宝公安分局子陵派出所民警龙可训最大的感触是:“在农村,警察有了一双灵巧的腿。”

    让龙可训有此番感触的,是最近在村官辅警协助下得以成功处置的责任区内一起“双军之争”。

    今年7月4日晚上8点左右,东宝区子陵铺镇子陵村村民伍德军到村民革官军家的水稻田里“下鳝鱼”,被带着自家两只狗散步的革官军撞了个正着。

    由于伍、革两家曾因小事闹过矛盾,“结下了梁子(方言,指恩怨)”。看到“冤家对头”在自家地里瞎折腾,革官军气就不打一处来:“我家田里的鳝鱼,凭什么要你下?损坏了我的稻田苗,你要赔!”

    言语冲突中,双方各不相让。伍德军顺手推了革官军一下子,双方对骂起来。这时,革家的两只狗一看主人受欺负,扑上去就咬了伍德军几口。伍德军挣脱后,回家拿起棍子要到革家讨说法。

    事态变得严重起来。有村民报了警。接到报警后,兼任子陵村副书记的龙可训立即打电话给村治保主任潘祖斌,要他到现场进行先期处置。潘祖斌是派出所聘请的19名“村官辅警”之一。

    “我到现场时,他已把事给稳住了,没发展成流血事件。”龙可训说,这事要放在过去,起码半个小时后,警察才能到现场,流血肯定难以避免。

    经协调,双方达成协议:革家赔付2300元的医药费给伍家。“双军之争”得以圆满解决。

    来自荆门市公安局的数据显示,该市农村警力相对不足:乡镇派出所加上所长、教导员等领导,民警往往不超过8人;人数本来就不多,再加上农村分散居住、路途远、路况差等因素,农村出警往往难以达到5分钟或10分钟内到现场的标准,而在荆门有超过七成的农村命案,是由于矛盾纠纷激化而引起的激情伤人。

“村官辅警”拦下了偷狗人

    今年5月21日,东宝区子陵镇曾庙村副书记张锐到包保的第三村民小组办事。

    上午10点左右,走到村民陈元新家门口时,张锐看到两名开着125型摩托车的陌生人。这两名陌生男子的摩托车手开得非常慢、并不时地东张西望,摩托车后座上还放着几条蛇皮袋子,这一系列不正常现象引起了张锐的注意。

    在“村官辅警”培训班上,民警曾说,在村里碰到四处游荡的不认识的人、穿不同衣服的人,都要问问是怎么回事,这能预防案件发生。

    想着培训班上民警的话,在村里分管土地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的张锐上前拦下了摩托车。

    车手一开口,张锐判断,听口音像是湖北钟祥的。说着说着,摩托车手开始语词躲闪,并急欲开车走。见状,张锐更加不放。最终,在路过村民的帮助下,张锐捉住其中一名车手。张锐随即打电话报警。

    当天值班的子陵派出所副所长张祖勇赶到现场。在摩托车后座的蛇皮袋中,张祖勇等人发现了用于捕狗用的弓及毒镖等作案工具。目前,在逃的另一名捕狗人已被警方列为网上逃犯。

    本来可以不管的事,为啥要管?难道不怕出现危险?“我是‘辅警’啊,作为辅警就有这个责任,我当时觉得,自己有派出所做后盾,也就没有害怕什么。”张锐告诉法制网记者。

    “民警村官、村官辅警,看起来只是名称的改变,实际上,其意义远远大于表面,村官与民警的互利互助关系更加紧密,农村治安也就有了保障。”荆门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龚德湘说。

农村“冤枉出警”大大减少

    “有警必出”是110接警的一项原则,但正是这项原则,也让农村片警们出了不少“冤枉警”。

    “农村的纠纷主要是些夫妻打架、邻里纠纷等小事,事儿本来就不大,我们到现场也只能说是劝说开双方,多数用不着执法手段。我们跑一趟,时间久的要1个半小时左右,确实挺冤的。”做了14年包村民警,东宝公安分局牌楼派出所民警蔡兵说,有了村官辅警,“冤枉出警”的情形大大减少。

    8月7日上午,蔡兵接到110通知说,在他的片区来龙村支部书记胡为义家有人打架。看到消息,蔡兵觉得不可思议,胡为义家怎么可能发生打架。

    蔡兵随即打电话给胡为义,一问,得知是两个亲兄弟在胡家门口打架,胡已在现场稳住了双方,并已请兼任辅警的村治保主任周远忠全权负责此事,问题处理妥当应该不存意外。

    此时,同事已发动警车,准备到20分钟车程的来龙村处置此事。蔡兵连忙叫住同事。蔡兵打电话给周远忠,得知问题已平稳解决,不用再到现场了。

    “农村治安有它的特点,往往是一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这样的事由生活在他们中间、彼此知根知底的‘村官辅警’来解决,往往会比代表强制力的民警要来得有效,辅警身份同时为村官增加了一层强制力。”荆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肖刚说。

“民警村官”争到34户新房

    如今,住在离水泥厂1公里外的新房子里,51岁的伍德才心里变得宽慰起来。

    2010年,一家水泥厂在东宝区子陵镇建成投产。生产过程中,水泥厂产生的粉尘,影响了附近建泉村一组34户村民的正常生活。伍德才家是其中之一。

    “他们种的菜,上面常常有一层灰,用水根本就洗不干净,要用醋洗才行;粉尘腐蚀性强,对人体的危害也很大。这切身感受到的诸多不便,引起了建泉村一组村民的不满。”曾参与处理此事的东宝公安分局子陵派出所所长郑元华告诉记者。

    生活用水受污染,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村民多次到水泥厂讨说法,要求补偿,但厂方迟迟不给予正面回应。问题得不到解决,多名村民开始围堵水泥厂大门,影响了工厂正常生产。这一群体性维权行动,往往引发大量矛盾,也成为令子陵派出所头疼的一大治安问题。

    作为“民警村官”,民警蒋祖华带着法律书籍走村串户,向村民讲解采取堵路堵门是非法手段,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受到法律处罚,只有拿出确凿的证据依法维权,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在蒋祖华的指点之下,村民们很快行动起来:拍照、摄像,将水泥厂污染环境、影响村民生活的场景固定取证,并制成光碟向环保部门依法诉求。

    经过努力,各方最终确定:由厂方出资安排34户村民统一搬迁,并给予受污染严重的村民一定的经济补偿。

    今年上半年,村民们陆续搬进了新建的小区住宅。这一厂群矛盾也得以有效化解。

    “民警村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警在群众中的形象,村官的身份让民警更易取得群众信任,在处理类似群体性、维稳性事件时,能够依法得以彻底解决。”荆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周仙涛说。

农村社会治安自治之路

    作为“中国农谷”、湖北的农业大市,荆门市委、市政府在农村开辟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路子,推行“民警任村官,村官任辅警”其中之一,核心在于走农村社会治安的自治之路。

    农村社会,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城市社区。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村民在利益方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村还是一个分散居住的典型,社会治安的维护更多时候靠的是“自卫”;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更是隐藏着大量矛盾纠纷的地方。

    如何解决农村的社会治安问题,荆门市探索出的“双任”模式或可值得借鉴。

    在采访中,记者明显感觉到,“双任”带来的是“双赢”:农村警力不足的短板被“村官辅警”补齐,农村法制观念缺乏的现状被“民警村官”充实。

    通过自治,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切切实实的利益,他们的法治理念将逐步增强,未来中国的社会根基也将更加稳固。

    记者 胡新桥 见习记者 刘志月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湖北荆门公安奖优惩劣推进执法规范化
·湖北节前巡检“瘦肉精”等 确保群众餐桌安全
·湖北检察机关整合"三项"预防职能 构建"大预防"格局
·湖北武汉16个基层检察院"四化"建设获明显进步
·湖北武汉:16个基层院“四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湖北:奋力实现铁路建设历史性跨越

·湖北:奋力实现铁路建设历史性跨越
·湖北郧县检察院查办非法采矿背后的职务犯罪成效好
·湖北随州35名社区专职民警上任
·湖北检察机关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要求干部做到"四个担当"
·湖北阳新万名农村党员结对关爱留守儿童
·湖北:抓好国庆十八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