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甘肃日报:深入基层防止“四种危险”

2012-09-14 15:30: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李近远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防止这“四种危险”的危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面前的紧迫任务。在我看来,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理解现实国情,是防止“四种危险”的有效途径。

    对现实的认知程度,决定人们的认识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大地改变了城乡面貌,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成绩面前,少数干部也产生了一些片面认识。比如,认为国家已经富裕了,无需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为人们生活已经不错了,无需继续关注帮扶群众;以为自己工作业绩已经够大,无需继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如果各级干部继续浮在机关,满足于单纯听汇报、看材料、套理论,则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种危险”,就难免继续滋生。要让各级干部在看到工作成绩的同时,也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问题,就急需大家到基层去,了解客观国情,接触社会实际。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尽管发展很快,但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还很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只有真正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离开高楼林立的大城市,走进闭塞落后的小乡村;离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踏上崎岖难行的羊肠小道,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才会有感性的认识,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会有切身的体会。

    对于各级干部来说,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接触普通百姓,倾听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新要求,对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无疑是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认识程度,和实际国情的偏离到底有多大?自己的精神状态,与肩负职责的差距有多大?自己的工作能力,离满足群众需求还有多远?自己联系群众,是不是真心实意?在自己身上,消极腐败的危险有多大?反思之后,还需实际行动。各级干部要真正以实践为准,拜人民为师。明确自身职责,提升精神状态;立足基层实践,提高工作能力;深化群众意识,密切联系群众;时刻保持警醒,防止消极腐败。

    防止“四种风险”,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切实解决。只要我们坚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从实践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念,就一定能保持奋发的状态,清醒的头脑,在为人民服务中建功立业,增长才干。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