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东城一名城管监督员在试用网格化管理设备。(资料照片)
2012年9月12日,陈欢发现自己管辖的禄米仓胡同有居民及沿街单位私装地锁,占路停车,他用随身携带的PDA对地锁位置进行拍照登记,并上报街道综合管理指挥中心,协调相关部门快速进行处理。 本报记者 孙戉摄
2011年5月,39岁的陈欢通过建国门街道公开招聘考试,成为金宝街北社区的一名网格助理员。从此,无论刮风下雨,每天他都要带着专门为网格化管理设计的PDA,去自己负责的网格内走上一圈。走访中,居民们反映的大事小情他都会一一记录在案。能够解决的,马上着手办理,或在第一时间帮助联系相关部门;难以马上解决的问题,陈欢都会先用手中的PDA对现场进行拍照,并在PDA上预设的地区三维地图上对位置和具体情况进行标注和说明,随后借助3G网络,直接上报给街道综合管理指挥中心,进一步协调解决。
经过几年的试行和发展,最初在市政城管领域率先使用的网格化管理方式如今已在全市进行推广,并在“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全覆盖。而这种创新的管理方式,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像陈欢这样的青年人走上社区工作岗位。(文并摄/记者 孙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