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警方“净网”行动清理网上违法信息60余万条

2012-09-14 09:10:3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自今年3月底开始,浙江警方开展为期8个月的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净网”行动。截至目前,共清理网上违法信息60余万条,其中淫秽色情3万余条,涉枪涉爆类信息2.6万余条,贩卖公民个人信息5000余条;破获各类涉网违法犯罪案件2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00余名,打掉网络犯罪团伙近250个,捣毁制贩窝点100余个。

    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华乃强今天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涉网犯罪已成为受害人最多、影响最广的社会问题。

    犯罪形式手段不断翻新

    警方在行动中发现,除了涉及淫秽色情、网络招嫖、网络赌博等传统类违法有害信息,涉及剧毒化学品、公民个人信息、非法网络公关、人体器官、网络雇凶等新型类别的违法有害信息也相继出现,个别地方还多次出现网上谣言、虚假恐怖等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信息,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

    据了解,上述信息存在的网络由原来的交互式栏目等,扩散到微博、网络游戏、视频聊天等,发现和监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网络违法犯罪的形式手段不断翻新。”浙江省公安厅网警总队总队长丁仁仁列举说,有不法分子利用淘宝网店铺等电子商务平台,以出售正当商品为由,私下进行枪支弹药等违禁品的销售;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专门为他人提供游戏私服平台搭建、网上支付、服务器租用、广告推广以及日常维护等“一条龙”服务,从事非法侵犯他人著作权进行牟利。

    警方注意到,涉网违法犯罪活动技术性大大增强。在“净网”行动中,浙江警方查获利用黑客技术实施的案件17起,同比上升13.3%。

    另外,网络犯罪的涉众型、跨地域性倾向明显。如金华“万家购物”网站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涉及人员达190万人。

    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据介绍,部分互联网运营企业和信息服务单位社会责任缺失、安全责任意识淡薄,该落实的安全监管措施不落实,预防网络违法犯罪的第一道关口失守,导致通过网站发布违法有害信息、传播违法犯罪方法等行为不断出现。

    浙江警方发现,目前,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的互联网服务单位仅占10%。个别互联网服务单位管理人员甚至与网络违法犯罪分子相互勾结,为其提供广告代理、资金代收等服务,给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滋生场所。

    今年以来,浙江省整顿互联网服务单位270家,同比去年全年整治量上升100%,由此看出,存在安全隐患的运营企业还大量存在。此外,个别网民法律意识淡薄,只为一时之快,随意在网上制造谣言、传播谣言;还有一些网民个人防范意识不强,贪图一时便宜而上当受骗,这些因素也给互联网治安秩序的治理带来不利影响。

    “治理网络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创建和谐稳定的互联网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华乃强倡议,互联网相关服务单位要共同参与到治理网络环境的行动中来,不断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机制,积极构筑强大的网络安全防线。(记者陈东升 见习记者王春)

[责任编辑:陈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