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吉林日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2012-09-13 15:28: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徐青民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他还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段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指明了未来中国的发展走向,对于我们党和国家进一步高扬伟大旗帜,引领社会进步,凝聚社会共识,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面旗帜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道路是发展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规范和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们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100多年来,为了拯救积贫积弱的中国和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无数仁人志士不惜流血牺牲,谋求救国救民之路,但均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实现了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开辟了一条发展中国之路,振兴中华之路,振兴社会主义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没有革命理论,就没有革命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科学制定战略策略及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向世人昭示社会主义事业真理性、正义性的指南。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及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社会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致力于“六大建设”,不仅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实现民主、富强、文明的目标,而且通过社会建设实现和谐,通过生态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没有道路,便无法前进;没有指南,便会迷失方向;没有制度,便会失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四大特色”相辅相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即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实践特色体现了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实践标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衡量标准。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十分注重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鼓励人们大胆试、大胆闯、不唯书、不唯上,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

    理论特色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摆脱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注重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注重科学理论武装和先进文化引领。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无不显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闪烁着智慧和真理的光辉。由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指导思想的连贯性和创新性,从而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性和创造性。

    民族特色体现了我们党注重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实现民族化与现代化、东方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契和一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优秀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从远古一直延续到现代,影响到现代。诸如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天下为公的济世情怀,泽被苍生的大同理想,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脉和亿万中华儿女的价值观,并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承载现代使命的文化之根。

    时代特色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和时代潮流的战略抉择。我们党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积极参与全球化,敏锐地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大幅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加快了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互为一体、相互支撑,从不同侧面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博大精深。四大特色如同彩虹反射阳光的光谱,相互辉映,异彩纷呈。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思想武器和强大动力

    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哪个天才的构想,也不是哪个领袖的独创,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吸纳和借鉴人类先进思想和制度文明成果,经过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经历了一个无比艰辛、曲折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真理标准讨论,到姓“社”姓“资”的争论;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到邓小平南巡讲话;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确立科学发展观,随处闪现着摆脱传统理论束缚、突破传统思维窠臼、勇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光辉。

    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建设深圳特区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随处可见改革开放激发的巨大活力。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和动力源泉。实践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要坚持以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开辟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新境界。

    仰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令人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潮流、历史的脉动,清晰地见证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近百年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幸福所进行的风云激荡、波澜壮阔、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全世界最大的社保体系,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特大地震,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所有这些“中国奇迹”、“中国经验”,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陈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