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网格化”
49岁的赵润航,是东城区东花市北里东区居委会副主任。她还有另一个身份:4号网格“格长”。她走进“格”内的居民楼地下室,边走边看周边的电线和电器。“这是一个隐患点,不闻不问不行啊。”
原来,去年元宵佳节,网格监督员在社区巡视,突然闻到胶皮煳味,循着气味,发现气味就是从这里冒出。当时大门紧闭,租住人员不在,居委会人员和小区保安、电工及时赶到,破门而入,大家一起动手,危及3号楼150多户居民的火灾隐患被及时扑灭。
网格是什么?在东城,网格是比社区更小、管理更精细、服务更到位的社会小单元。全区被划分为589个社会管理网格。每个网格都有自己的党支部书记、管理员、助理员、督导员、民警、司法力量和消防员等“七种力量”,“一格多员、一员多能”,有事首先在网格里处理。
“网格化管理”如何运作?首先,网格的人、地、物、事、组织基本情况都要掌握清楚;平时,每个网格配备一个类似手机的移动终端PDA,发现问题,即时上报,迅速处理。
驻区民警小王说,过去是“片警”,管一个社区,现在是“网格民警”,管的人口少了一半,“但精力也更集中”,对居民情况了如指掌,排隐患、解矛盾也更有办法。2011年,东城区85%的问题解决在社区网格,万人发案率、百户发案率均保持北京市城区最低水平。
服务“全响应”
又到了车载蔬菜市场进社区的日子,西城区月坛街道汽南社区的张大爷,早早出门等候,买了一大篮子蔬菜水果满载而归。
汽南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今年大年初六,在区里的“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地区居民代表座谈会上,66岁的社区居民穆秀珍对区领导提出了买菜难的问题。商务部门迅速响应,实地走访调查却发现社区没有适合开固定菜店的房源,“固定菜店不行,移动菜店行不行?”经过积极联系,不到1个月,车载蔬菜市场就开进了社区。
首都区划调整后,新西城常住人口增至近160万人,社会服务面临新挑战。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3%。
为此,西城区提出“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全响应’就是有求必应。”当地领导介绍,这是一个群众将诉求反映到政府,政府制定解决群众诉求的政策,分别由政府部门、社会单位、社会组织(包括中介服务单位、社会志愿者等)将解决方案落到实处,群众再响应政府号召的良性循环互动过程。
全区255个社区同时开展了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调查,对34个职能部门的10大类60项公共服务在社区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两上两下”的调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家住展览路街道的小陈办理生育服务证时,把照片和身份证等材料送到社区服务站,没想到,两三天就收到取证通知了。原来,展览路街道新打造的“一门式”全科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分办落实,全程为居民提供三大类128项服务的咨询和代理代办。今年年底前西城绝大部分街道都将搭建“全响应”平台,居民不出门也能通过“一键通”、上网等方式,享受多项生活服务。(记者 余荣华)
·《2012北京打工子弟学校老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发布
·北京:645个社区年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秋高气爽北京城(图)
·北京警方取缔黑旅店290家
·北京法院试水“数字移动法庭”
·“双节”期间北京高速路出口为小客车设“专道”
·“双节”期间北京高速路出口为小客车设“专道”
·北京表彰十大优秀警察教官
·北京城管探索“非接触性执法”
·北京:何时申报减刑假释服刑人员自己拿捏
·北京东城警方严打知名医院“号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