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监狱监舍内展示的服刑人员手工作品。本网记者王临艳 摄
监狱,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神秘的,人们常常会想,监狱里的执法环节是不是有暗箱操作?有没有牢头狱霸现象?带着好奇心,记者进入了江苏省无锡监狱,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
狱务公开,让一切展示在阳光下
“现在我们的改造每天统计所得分数、每旬公示加扣分情况、每月兑现考核得分,分数累计兑现行政奖励,自己得的行政奖励能不能减刑、能减多少,每个人都有一本明白账。”一批减刑假释名单张贴在无锡监狱的监区公示栏里,服刑人员张平(化名)看到了自己名字后感慨地说。
狱务公开,是无锡监狱大力推进阳光执法的重要做法。服刑人员及其家属都对他们的减刑情况非常关心,社会也对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暗箱操作非常关注。无锡监狱在监舍内设有电子屏幕和公示栏,根据基本规范、劳动规范、学习规范、生活规范和文明礼仪五个标准对服刑人员的表现进行打分,以此对他们进行行政奖励和法律奖励。监狱还会利用刑罚执行信息平台,定期将罪犯奖惩情况以短信的形式告知罪犯家属、业务对口机关和社会监督群体,确保了每位服刑人员的积分和减刑情况都清清楚楚地在阳光下进行。
此外,为了贯彻“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理念,无锡监狱还通过建立接待日、监狱开放日制度,设立监督热线,定期邀请执法监督员视察检查,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实行网上管理、考核、监督,强化对执法管理全过程的刚性制约和系统管理;组织领导走进网上直播室,就罪犯亲属、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网上交流和解答;协调法院建立狱内巡回法庭,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对罪犯进行远程庭审,对于呈报的职务犯、典型案件的罪犯等减刑假释案件全部实行开庭审理。
帮教手法多样化,文化建设是亮点
在监狱的音乐治疗室内,记者看到了正在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的20来岁的服刑人员。据介绍,监狱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这位年轻的服刑人员目前心理压力较大,民警主动对他进行约谈,并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采用专业的手法对其进行疏导和教育。隔壁的沙盘游戏治疗室也具有同样的功能。
一路走来,记者看到服刑人员自己制作的核雕、十字绣、泥塑等精致的手工物品,也看到了他们拍摄的照片、书写的书法作品。这是无锡监狱打造加强监区文化建设,打造的“书香监狱、文化监区”。
无锡监狱在对服刑人员进行帮教的过程中,采用了灵活丰富的形式手段,其中文化建设最具特色。按照“一个监区一个亮点、一个监区一个特色”的思路,大力推进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组建监狱舞狮队等10余个特色文化队伍,成立书法、绘画、雕刻、泥塑等100余个兴趣小组,罪犯参与率达90%以上,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罪犯改造。
无论是狱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还是加强文化建设对服刑人员进行教育感化,无锡监狱抓住了监狱执法的重点环节,全面规范监狱刑罚执行工作,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执法公信力得到提升,受到了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的感谢以及社会的肯定,监狱连续6年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
·鸡西监狱殉职民警关书凡被黑龙江省司法厅追记二等功
·全国监狱系统以信息化规范执法程序增强透明度 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网上全程留痕
·哈尔滨黎明监狱演示道德讲堂
·全国监狱系统以信息化规范执法程序增强透明度
·新疆监狱四大课堂推广传统教育
·重庆永川监狱帮扶服刑人员子女重返校园
·重庆永川监狱帮扶服刑人员子女重返校园
·改革监狱体制——大墙之内有尊严
·新疆监狱七大特色铸品牌文化
·上海监狱举行应急联动演习
·黑龙江省监狱局下猛药惩治“庸懒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