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从“心”开始 常熟社区矫正凸显教育效应

2012-09-12 11:11:0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常熟社区矫正管理教育中心针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治而设的减压室。(2012年9月10日) 新华社 曹建礼 摄

    新华社苏州9月12日电(记者 曹建礼)2011年2月25日,伴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通过,“社区矫正”这个名词正式进入大众视线。然而,早在八年前,江苏省常熟市已经开始了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实施,尤其是《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实施,常熟的社区矫正工作做了哪些调整?又有哪些创新?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常熟市社区矫正管理教育中心(以下简称“社区矫正中心”)。

    社区矫正纳入法律 运作更加规范

    据常熟市司法局长徐秾介绍,根据刑法修正案相关法条,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以及对判处缓刑、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其缓刑考验、假释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早先试点的社区矫正工作还包括对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人员的矫正,现在这一块依据法律划归公安机关负责。虽然社区矫正的管理范围有所缩小,但是社区矫正的人数在增加,工作的要求更高。

    徐秾告诉记者,伴随新法实施,常熟市的社区矫正工作有了新的变化,主要有,一是去年成立了市社区矫正中心,调配近2000平方米业务用房,配备20名社区矫正专职工作人员由市财政负担。在苏州率先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集教育监管、公益劳动、心理咨询、帮困扶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矫正工作平台;二是逐步完善管理模式,规范日常运作。制订了《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等系列内部规程,通过强化入矫教育、规范集中教育、组织公益劳动、推进监管信息化等途径,建立起依法规范、运转协调的矫正机制。三是创新监管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及定位系统构筑起覆盖市、镇、村的三级网络“电子围墙”,实现社区矫正全方位监管,全覆盖监控,尤其是确保了重点对象不脱管、不漏管。

    9月10日,江苏省常熟市社区矫正管理教育中心,入教人员向监管员汇报情况。 新华社 曹建礼 摄

    刚柔并施 攻心为上

    “压力蛮大”,这是社区矫正中心钱主任对近期工作的感受。钱主任说,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社区服刑人员每周口头汇报、每月书面思想汇报制度,集中学习制度,集体从事公益劳动制度,以及对他们的计分考评奖制度等。如何调动社区服刑人员接受改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定他们重新做人、早日回归社会的决心和信心?这些方面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钱主任告诉记者,基于此,多年来,社区矫正中心一直在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具体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一是强化入矫教育,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对新入矫对象在中心统一进行集中入矫宣告,严格把好“入矫关”,提高社区服刑人员的服刑意识,增强入矫教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教育活动同时推进个性教育,根据个性特点,创新教育形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听讲座、参观监狱、学习禁制令、植树造林等教育活动,纠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使社区服刑人员改恶从善、回归社会。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身心特点,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组织开展观看动画教育片、爱心拍卖等活动;三是运用心理矫治手段“重矫其心”,社区矫正中心设立规范的心理矫治功能室,与有关部门联合建立咨询中心,聘请心理协会专家定期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治疗,帮助他们化解心理障碍,真正融入社会。

    常熟社区矫正中心管理教育中心的沙盘室,心理咨询师借助沙盘对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测试。 (9月10日)新华社 曹建礼 摄

    教育效应凸显

    在中心,记者看到了几位缓刑考验期的社区服刑人员,他们有的因为交通肇事,有的因为醉驾,有的因为聚众斗殴被判了刑。记者与他们进行了简短交谈,据因聚众斗殴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刑三年的周姓服刑人员讲,他原在一家公司负责采购工作,现在在他哥的公司做工,每月到中心来报到,坚持了一年多,他非常感谢社区矫正中心对他的劳动培训。因酒驾并造成民警轻伤的范某被判10月有期徒刑缓刑一年,范某告诉记者,中心对他进行了多次心理辅导,监管人员与他的谈话态度很友好,这也让他对过去的行为更加感到惭愧。

    在社区矫正中,记者看到一些监管人员的工作记录,曾是盗窃犯的社区服刑人员邵某在监管人员的“攻心”教育下,浪子回头。去年他和妻子散步时,拾到一只皮包,内有数千元现金、身份证、银行卡、购房合同等,立即多次打电话寻找失主,并在原地等待3个多小时,将失物“完璧归赵”。失主当场拿出500元酬谢,邵某再三推辞,婉言谢绝。这个案例也成为监管人员教育其他入教人员时常提到的一段。还有,陆某经过监管人员的开导,改变抑郁沉沦态度,开办了一家电子厂,开发否认新品先后获得6项专利,两年内向慈善机构捐款23万元。由于表现突出,通过计分考核,获得减刑8个月、缩短缓刑一年。

    教育效应也伴随社会效应,徐秾告诉记者,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对社区服刑人员的针对性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发生,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了不稳定因素,这才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价值体现。

[责任编辑:陈晓蕾]
相关报道

·内蒙古鄂温克:社区矫正监管系统强化检察监督
·江苏深入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 四级社区矫正日报制确保“六个不发生”
·江苏建立四级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形势分析日报制
·上海浦东:创新社区矫正监督方式对接新规
·青海已形成多样化社区矫正格局
·海南省琼海市四部门回访社区矫正人员

·海南省琼海市四部门回访社区矫正人员
·北京检察联手社区矫正中心 未成年社会调查与心理辅导同步
·贵州省铜仁区县建社区矫正执法大队
·司法部召开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座谈会
·陕西省华县:在册社区矫正人员无脱管漏管
·福建省截至7月底累计接受社区矫正人员4160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