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东营市564家企业“有货虚开”409亿元增值税发票

2012-09-12 09:06: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小加油站数亿资金往来揭出最大系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564家企业“有货虚开”409亿元增值税票

    典型案例

    “用100元买个水杯,转手以150元卖出,买卖过程中水杯有50元的增值,按照税法要缴纳增值税。可是,如果用虚开发票证明水杯是140元买的,那么仅有10元需要缴纳增值税,另外40元需要缴纳的增值税就要由国家承担。”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蒋庆刚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揭露了不法分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利益诱因。

    近日,由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督办,山东省公安厅、东营市公安局主办的“2012·3·01”、“2011·2·24”、“2009·6·30”等特大系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相继告破,截至目前涉案金额近600亿元,共摧毁22个犯罪团伙,抓获140余名犯罪嫌疑人。其中,“2011·2·24”案涉及全国14个省市区的564家企业,是建国以来公安机关侦破的涉案金额最大的系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无真实交易大开增值税票

    2009年6月29日,东营市国税局工作人员向警方反映,一家当地并不知名的企业用票量明显异常,短短一个月内,竟开出了数千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东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涉税大队大队长王宏亮告诉记者。警方通过调查走访发现,这家公司只有一间办公室,业务人员并不了解具体业务,而且从事大批量的钢材贸易竟没有自己的仓库,由此断定这是家“皮包公司”无疑。

    很快,民警便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经审讯得知,王某在没有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经中间人介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700余万元。

    然而,案情的重大程度远远超出了民警们的预料。

    侦查员通过对涉案企业、银行、国税部门扣押、查询、调取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审查,发现了大量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线索,金额巨大。至此,一个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露出冰山一角。

    中间人几经转手倒票牟利

    东营警方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6·30”专案组。

    “这伙人过去都从事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当,相当职业化。”东营市公安局副局长周海林说,在税务部门进行检查后,主要犯罪嫌疑人就逃到外地并销毁了账本,有的不仅切断了与同伙的联系,甚至减少了与亲友的联系,反侦查意识较强。

    案发后第二天,警方便将潜逃至济南的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经查,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犯罪嫌疑人舒某利用山东顺风工贸有限公司、山东龙辉工贸有限公司的名义,以虚假货物交易形式骗取增值税发票,并从中牟利。

    办案人员介绍说,在倒卖增值税发票过程中,中间人通过支付开票费的方式取得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然后再通过向下家收取开票费,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据了解,舒某所购的增值税发票大部分来自西安男子陈某,但舒某与陈某从未谋面,全部交易都通过中间人蔡某完成。“我给陈某提3个点,再从舒某处获得4个点,这1个点的差价,就是我作为中间人的费用。”蔡某供述说。

    警方发现,中间人少则两人,多则6到7人,层层提价,从中牟利。骗取增值税发票的公司,往往成立一两个月便人去楼空。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皮包公司”招聘的不少员工对公司的真实业务一无所知。在招聘时,公司对应聘人员声称是做钢材生意的,仓库都在外地。犯罪嫌疑人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陕西、黑龙江、北京等省市及山东的青岛、济宁、滨州等地,涉案人员多为同乡。

    利益链催生行业恶性竞争

    在侦破“6·30”案的同时,另一起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进入东营警方视线。

    2011年年初,东营警方收到外地要求协查的一张两万元成品油增值税发票。发票是东营一家炼油企业开给河北一家公司的,单从票据往来看,一点儿破绽都没有。但东营警方通过仔细调查,还是发现了漏洞。

    这家河北公司从小型铁矿低价购买铁粉,铁矿为牟利而不开增值税发票,可是铁粉卖给炼钢厂时,炼钢厂会索要增值税发票。公司经营者王刚(化名)便打起了歪主意。

    聊城的李强(化名)经营着一家小加油站,因为加油的人一般不要发票,所以李强通常把增值税发票扔到一边。

    偶然机会,李强认识了王刚,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合作。李强再从炼油厂购进成品油时,直接用王刚公司的名字。王刚用发票面额5%的价格付给李强开票费,用于抵扣17%的增值税税款。

    为应对税务部门的稽查,王刚虚拟了一份租赁运输合同。谎称运输车辆需要汽油,将成品油增值税发票作为成本,再开出以“铁粉”为名称的增值税发票给炼钢厂。

    王宏亮介绍说,油罐车司机知道很多加油站不要增值税发票,便会以260元至400元的价格,把增值税发票卖给上一级中间人。加油站看谁的油便宜买谁的,油罐车司机之间也恶性竞争,相互压价,进而恶性循环扰乱了油价市场。

    “低成本、高利润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最大诱因,有时短短几个月内,犯罪嫌疑人就可以收入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蒋庆刚说,正是李强小加油站数亿元的资金往来,成为此案的突破口。

    2011年2月24日,东营市公安局“2·24”专案组成立。为了不惊动犯罪嫌疑人和及时固定证据,专案组民警在国税部门配合下,不分昼夜连续70多天对涉案企业来往账目和网银记录进行逐一排查分析,光打印相关记录,就用坏了10多台打印机。

    同年5月14日,在充分掌握4个犯罪团伙犯罪证据后,警方实施了集中抓捕。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26人,初步查证4个团伙操作倒卖成品油增值税专用发票6000余份、涉案金额30多亿元的犯罪事实。

    截至2012年7月4日,“2·24”专案组共摧毁犯罪团伙12个,斩断虚开链条58条,抓获犯罪嫌疑人72人,初步查证涉案金额409亿元,案件涉及14个省市区的564家企业。大部分涉案企业都是“皮包公司”,一般经营3个月左右,有的仅一个月就注销,给打击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

    今年3月,公安部部署“破案会战”后,东营警方根据线索又破获了“3·01”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截至目前,涉案金额达100余亿元。(记者 余东明 王家梁 通讯员 王国杰)

[责任编辑:陈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