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9月11日电(记者王圣志、蒋雪)安徽省安庆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实施“在训聋儿陪读母亲就业工程”,探索建立“无就业能力残疾人”亲属就业保障机制。
近年来,安庆市作为全国唯一率先实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地区,在全国率先建立了0-6岁听障儿童“有一救一”的康复救助机制,形成了筛查——诊疗——康复“一条龙”服务模式。全市193名听障儿童获得免费验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并全部安排在市、县聋儿康复机构接受免费康复训练。聋儿康复采取机构和家庭一体化模式,在训聋儿均有家长陪读,实行亲子同训。
据安庆市残联理事长马世银介绍,这项试点工作,为聋儿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但多数聋儿家庭十分贫困,无力承担聋儿训练期间的生活开支。安庆市聋儿康复中心在训聋儿65人,其中41人来自偏远农村,每人均有家长陪读,每月费用至少需要600元以上。而部分聋儿的陪读母亲就业能力不强,在城里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为了增加聋儿家庭收入、增强聋儿家长信心、促进聋儿得到及时有效训练,安庆市出台政策,把“在训聋儿陪读母亲就业工程”纳入民生工程。经多方联系协调,将一家以手工制作工艺品为主的企业确定为“无就业能力残疾人亲属就业实训基地”,通过调整残疾人就业扶持项目资金等形式予以扶持,安置25名聋儿陪读母亲集体上岗,每月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上,基本上保证了聋儿训练期间的生活费用。
马世银说,安庆市实施“聋儿陪读母亲就业工程”,是对“无就业能力残疾人”亲属就业保障机制建设的初步探索。他们依赖政府救助、社会救济和家庭成员抚养。因此,促进“无就业能力残疾人”亲属就业与促进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同等重要。
·安徽屯溪法院提升当庭裁判率打造“阳光司法”
·安徽慰问公安教育工作者
·安徽黄山歙县举办网络课堂有效提升干警素能
·安徽滁州定远检察院开展年轻干警异岗锻炼工作
·安徽明光市检察院开展"五治"活动提升效能建设
·安徽黄山检察官倾情帮教助矫正对象圆大学之梦
·安徽黄山检察官倾情帮教助矫正对象圆大学之梦
·安徽宣城消防建“消防管家”一站式服务
·安徽严重暴力犯罪持续减少
·安徽淮南工商局干部集体“考察”事件调查
·安徽法院力抓“六个一”载体建设提升文化品位
·安徽当涂以快制敌 连续八年命案全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