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内蒙古日报:实心努力 造福民众

2012-09-11 15:21: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苏 浩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继续前行指明了方向。学习重要讲话精神的第一感受就是,我们党造福人民的努力仍在不断地飙升,“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工作已成为社会事业建设的己任。

    为政之道,当以顺民意、厚民生、安民忧为本。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极大努力,一大批利民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成效明显。同时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过上更好生活的期盼也在提高。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由人民日报、人民网推出的2011年“两会”民众最关注的十大问题调查显示, 社会保障、司法公正、个人收入分别排序为一、二、三位。这说明社会服务和个人收入仍然是民众最关心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只有更多着眼于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众的那些烦、难、忧、怨的情绪才不会淤积,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养成健康平和理性的社会心态。

    当前,我们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学有所教”不仅是优先发展教育的问题,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使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基础教育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完善现代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劳有所得”是直接关系民众民生的要事,民众存折里的数字逐年增加,民众的优越感会越高;贫富和城乡差距越小,民众的幸福指数会越高。我们必须要维护社会公平的分配,加大税费改革的力度。“病有所医”持续取得新进展,还需各地的医疗部门各尽其职,实现病有所医的真实价值。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老有所养”已成为当前的重要社会问题。老年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有吃有穿,更重要的是要有精神的依托,有社会和组织的关心。确保“住有所居”,就要健全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弱化政府公共资源收费职能,确保不同收入群体差异化的购房和住房政策的推进。

    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仅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而且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把改革的成果公平地造福于百姓绝不能成为一句空话,需要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持续努力。让人民“劳有所得、共同富裕”,让百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不断开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共享幸福尊严”的新生活,这才是改善民生的落脚点所在,也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作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