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医改实施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因地制宜,于2011年6月在呼伦贝尔市试点实施“小药箱进牧户工程”。目前,这一工作共在4个盟市开展,覆盖面逐步提高,为牧民就医治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成功探索出了医改服务牧民的新路径。
内蒙古地广人稀,据统计,平均每个卫生机构的服务面积达275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5倍。在农村牧区,距离最近医疗机构在5公里以上的住户占29%,以最快的交通方式需要超过30分钟才能到达最近医疗机构的住户占14.5%,急重症就医和转诊难的问题非常突出。为了缓解牧民看病难的现状,同时推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下沉,2011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在呼伦贝尔市试点“小药箱进牧户工程”,即为每个牧户配置一个家庭小药箱,箱内配备家庭常用的基本药物和针对家庭成员慢性病患者的治疗药品。每个小药箱里的基本药品,均由家庭医生结合健康档案和健康体检进行配备,同时对基本药物和上门服务的基本医疗费用,按照新农合门诊统筹30%-40%的比例进行现场核销。以小药箱为抓手,当地还建立了牧区家庭签约医生上门服务机制,即家庭医生每半年左右整理补充一次小药箱,通过信息联络和上门服务,监督指导牧民合理用药和自我保健。
目前,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等牧业四旗已累计为距离乡镇卫生院5公里以外的牧户发放小药箱12000个,覆盖率达到了76.9%。今年以来,“小药箱进牧户工程”试点还新增了巴彦淖尔市、锡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等3个盟市,并与“流动医生工作站”相结合,越来越多牧民开始从小药箱中受益。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毕力夫说:“小药箱既是一个公共卫生产品,也是一个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载体,除了继续填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外,我们还将把一些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其他项目囊括到里面,让‘小药箱’承载‘大卫生’。”
·陕西:“镇安模式”探索医改新路径
·宁夏通过医改方案 降低个人卫生支出比例
·十年医改,在探索中稳步前行
·六部门联合发布城乡大病医保新政 医改办主任解读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解读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新政
·阔步向前的“中国式医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阔步向前的“中国式医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破解医改难题 造福亿万群众——中国医改三年纪实
·医生眼中的“医改”
·媒体调查:北京天津上海三甲医院医生眼中的“医改”
·青海:医改让农牧民健康档案“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