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博客

余成群:难忘师恩

2012-09-11 14:23: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法院网 

    又到了教师节,给远在千里之外的高中老师发了条短信,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短信,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令人难忘的学习生活。

    学会欣赏才能生活的更好

    记得那时学校给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都配了录音机,为了课上给同学们示范课文的朗读。在上到普希金《致大海》的时候,语文老师带来了录音机播放朗读带,在放完朗读带后,本以为,老师会继续讲解这首诗,但是,他拿出朗读带,放进了另外一盒磁带。不久录音机里就传出了张雨生那首脍炙人口的《大海》,整个班级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音乐放完,老师并没有讲解课文,他说:“台下的诸位,我知道高考对你们很重要,甚至会影响你们一生。但是我还要告诉你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少,你们应该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而学会欣赏是相当重要的,欣赏自然,欣赏他人,也要欣赏自己,这样会让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他没有讲解《致大海》,他让我们自己回去慢慢欣赏体会,自己去感悟,自己去思考。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这些话始终在我耳边响起,是的,学会了欣赏,生活会变的很美好。

    向上的正能量

    高中三年,是苦涩的,繁重的学业压得我们气喘吁吁,负重前行,我们走得很辛苦。对于我所在的班级来说,班主任就是我们的榜样,他是我们努力向上的引路人,给予我们无穷的正能量。

    老师家里孩子多,经济条件不好,他是老大,又是男孩,自然得为家里分担困难。但是他的父母十分开明,知道必须让他读书上学才有希望。带着父母的期望,老师来到了县城读高中,学习十分认真,但是高考时却意外落榜,心灰意冷的他打算回家种地,但是父母鼓励他再接再厉。第二年,他又落榜了,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但是这次他下定决心再战一年,给父母一个交代,为弟弟妹妹树立榜样。第三年,他金榜题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为了方便照顾父母,他回到了县城教书。

    班主任的教学能力出色,是学校政治课题组的负责人。当有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时,他总是千方百计的鼓励学生。而当地理老师把他的事迹告诉我们时,我们知道他就是我们的榜样。班主任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失败并不可怕,我们不能妥协。

    亦师亦友

    高二的时候,他进入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个头不高,长相一般,刚刚大学毕业,这是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开学几天,因为原来的历史老师有事,他临时代班,一个月后,因为学校教学变化,他被任命为我们的历史老师。要知道,我们班可是重点班,让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人来教,听到这个消息,班里炸开了锅。

    记得一天的晚自习,突然前面一个同学传给我一张纸,正中写着“请愿书”三个字。内容就是要求更换回原来的老师。我一看,上面已经签了很多同学的名字,同桌一看,拿过去,毫不犹豫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我看到了很多好朋友的名字,于是我也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次基本全班人都签了字,并由一个胆子大的同学放进了校长的信箱里。第二天的晚自习,班主任怒气冲冲的走进班级,拿着“请愿书”,狠狠地骂了我们,但是带头的几个同学并不妥协。第二天的历史课上,历史老师拿着那份“请愿书”,说学校的决定改不了,他尊重学校和同学们的意思,但是这课他必须继续教。接下来,他撕了手里的“请愿书”,继续上课。

    以后的日子一样地过,他的历史课也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不好,因为年轻,反而和我们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成为了朋友。而我们班的历史成绩,也没有什么变化,依然在学校名列前茅。上大学的第一年春节,我给他发短信拜年,他给我回了一条很长的短信:“感谢那一年你对我的信任,你们的行动鼓舞了我……”这几年,我们经常联系,更像是多年的朋友。去年,因为家庭的缘故,他考取了临近市的公务员并被录取,离开了教学岗位。但是我们的联系并没有断,只是称呼从“孙老师”改成了“孙哥”。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我也从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是老师们的教导一直伴随我成长,令人难忘。每当我遇到困难的守候,我总会想起这些老师,想起他们教过我的学会欣赏,想起他们的正能量,向他们诉说一下心中的苦楚,然后轻装上阵,开始新的生活。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