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诚信建设

建设信用体系 政府要当好“主角”

2012-09-11 10:54: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东莞日报 

    全省(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对于广东省建设诚信社会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会议第一次确定了广州、珠海、汕头、惠州、云浮、顺德和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省地税局等试点地区和行业部门的大名单,使得信用体系建设从深入讨论、舆论准备进入到实际建设的阶段。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的集中推行,意味着广东省诚信社会建设的大提速。

    显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制度内容的一部分,信用社会的建设不仅能巩固“三打”的成果,而且,能避免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和权力寻租行为的再次死灰复燃,而且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走向深入提供制度基础,所以,会议也传达出希望试点工作早见成效、作出示范的明确信息。

    对信用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更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市场经济发挥更公平更公正的杠杆作用,也有利于市场经济主体的观念回归,让自己从市长身边离开,转而围绕市场来增强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探索无限可能,为社会建设挖掘潜力。

    从相关地区和行业部门的试点内容来看,除了把加强信用征信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作为重点内容之外,还特别强调要形成信用征信体系建设的“大合唱”协作机制,以及利用信用体系及时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进行干预,激励守信,惩戒失信,使得试点的成果能迅速转化成为社会风向标。当然,最为核心的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也位列其中,这一信号表明,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在其中不仅要当好“主角”,在推进政府转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式上实现突破,而且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为完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一系统性社会工程当好“指挥官”。

    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扮演十分重要。政府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及维护者,也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和公信力的受益者,政务诚信不立,会给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带来负面影响。政务信用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探索,将政务行为纳入法治轨道,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另一方面要推行公务队伍的诚信教育,强化公务员个人信用意识,从个体人格的角度来唤醒其信用坚守。同时,要建立政务诚信的社会监督体系及舆论监督体系,让足够的阳光照射进来,形成公开透明的政务文化。

    政府的组织协调工作也十分繁重。首先政府要整合各部门的信用资源,做到互联互通。杜绝各部门自建自用的现象发生,避免形成大量的征信的“断头”公路和信用盲区,重复建设,抬高成本。消除征信资源使用的部门壁垒,政府义不容辞,而在整个社会建设诚信文化,政府也一样责无旁贷。建设诚信文化,有利于将诚信根植进道德和价值观的层面,并持久地自体运行,从而能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启动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对诚信行为的鼓励机制。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集结号吹响之后,信用社会建设的蓝图也将根据试点成果的昭示而渐渐成形,一幅诚信社会的美好画卷也即将完成,此项基础性的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俊雄)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首届全国诚信建设制度创新十大最佳事例
·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
·我国首个从法治保障角度谈诚信建设的论坛将于8月举行
·以法治建设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江苏南通建立涉诉失信披露机制 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推进民营企业诚信建设

·推进民营企业诚信建设
·加强诚信建设杜绝“泄题门”
·网络诚信建设新思考
·社会诚信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食品行业诚信建设破题还有多远?
·证监会:多手段促进资本市场诚信建设 完善失信惩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