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的一天,一位老阿姨走进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新通社区的办公室,看到办公室内人较多,她走到一位社区法官跟前,小声地说:“同志,你们什么时候下班,我能单独咨询你一点事情吗?”
社区法官说:“我们两小时以后下班,阿姨您有什么事情吗?”
“我想咨询点事,但这人有点多,我....”老阿姨看了看四周,犹豫地说。
“那好,走,我们去那边说吧。”社区法官把老阿姨请到了外面。
两人来到社区里的一处小亭坐下,经过社区法官悉心的讲解,半小时后,这位咨询法律问题的老阿姨心情愉快地走了。
这是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的法官们在基层社区协助工作时,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提供义务法律咨询的一个场景。
乌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利用协助基层社区开展工作的契机,通过在社区开办法律讲座,发放法制宣传材料,对社区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在法律讲座上,社区法官的授课内容丰富多彩并紧贴社会热点,通过生动的案例,指导社区群众如何预防电信诈骗等,吸引了很多社区群众的到来。法律讲座结束后,是义务咨询个人法律问题时间,当法官们询问,是否有个人法律问题需要咨询的时候,细心的法官们发现,有些人准备站起来提问,但看了看身边的街坊邻居,又欲言而止了。散场以后,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老百姓或多或少地肯定会有一些法律问题,需要得到权威的回答。而这些问题可能涉及个人隐私,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透露,有些问题甚至涉及邻里纠纷,这就更没法在邻居面前说了。” 审管办主任陈晶晶说。
“群众有矛盾纠纷,但又不方便说,如果我们再不予理睬,这矛盾纠纷就会发酵,说不定会变成一起诉讼案件呢。俗话说,一场官司十代仇。这一场官司打下来,不但破坏了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也影响了社区的稳定,我们得想个办法让群众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心结啊。”政工科科长卫军说道。
有一回,审管办法官肖芳无意中碰到了手上的点滴针眼,想起早晨去医院看病的场景,顿时有了主意:“我们能不能也像医院一样,搞一个专家门诊呢?一对一的咨询,一对一的服务。既保证个人隐私还可以服务到位。”
“好主意!”刑庭法官宋永焕接着说,“我们不但可以搞专家门诊,还可以搞专科门诊啊,你看,我们这里有刑事法官,民事法官,还有执行法官,专科咨询,服务到家,质量放心!”听到这里,大家都会心的笑了。
说干就干。沙区法院的法官们赶紧联系社区,腾出一间办公室,“法律专家诊室”专用。当第二天的社区法律讲座开讲的时候,政工科科长卫军告诉大家,如果有什么法律问题或者是矛盾纠纷,不方便说,我们在社区内设立了“法律专家诊室”,大家也可以随时过来咨询。
社区里有一个“法律专家诊室”,这个新鲜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社区。沙区法院的法官们惊喜地发现,来社区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多了,有问楼上漏水如何解决的?有问家里人被打了应该如何维权的?还有问儿女不孝顺应该怎么办的?甚至于在附近建筑工地上干活的农民工兄弟们,也跑来咨询如何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有时候法律专家诊室没空位,社区法官就和群众在社区的小亭中、花园中,甚至是路边席地而坐,解答法律问题。亲民的形象,热情地服务,专业的解答,法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群众更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社区法官们不仅解答法律问题,还充当着心理导师,给社区群众提供一定的心理疏导、心理抚慰。
看着咨询的群众越来越多,沙区法院的法官们欣慰的笑了。她们在这里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在倾心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也在享受着由此所带来的快乐。
“法律专家诊室”这一全新的服务模式很快推广到了其他社区,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共在辖区十余个社区设立了“法律专家诊室”,倾力为社区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司法服务,消除各类矛盾纠纷,保障了社区的和谐安定。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邓杰
·乌鲁木齐孤儿可享六大保障
·乌鲁木齐天山区31个新拆分社区服务功能齐备
·乌鲁木齐警方借力视频监控延伸安保服务
·全国司法外事工作座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19援疆省市国资系统产业援疆座谈在乌鲁木齐召开
·乌鲁木齐天山区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
·乌鲁木齐天山区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
·新疆乌鲁木齐天山法院倾力为未成年人维权纪实
·乌鲁木齐:社区开办夏令营民警来讲安全课
·乌鲁木齐城乡困难群众最高可享受5万元临时救助
·乌鲁木齐社区“单位化”管理夯实基层基础
·乌鲁木齐警方跨省破获公安部目标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