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一个随时可以挑动公众敏感神经的词汇。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公众焦虑,担忧,愤怒。很多人甚至觉得,食品安全状况大不如前,不然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问题出现?但是回顾食品安全监管改革之路,我们会发现,我国食品质量总体水平在稳步提高,食品安全状况在不断改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也有着明显的好转。
近十年,中国食品总体合格率稳步提升。2006年全国食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77.9%,而到了2010年时,合格率已经达到94.6%。2015年,食品抽查合格率的目标是达到97%以上。
中国食品安全关注度大幅上升。“吃饭”这件事儿,已经经历了从吃饱到吃好,从吃好到吃的健康几个过程。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食品安全必然会越来越受到关注。食品安全,注定会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不断完善。2009年,《食品卫生法》改成了《食品安全法》;2010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成立;2011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建,初步确立了食品安全科学监管的基础。这些举措,为继续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食品安全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除了政府、行业协会、科学家、媒体、消费者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外,也许我们还需要一点点耐心。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症结何在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表示。
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的确发展很快,但是门槛低、分布散、规模小的状况短期内是难以完全改变的,这就严重制约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而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责任落实不够,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滞后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对于食品产业的高速发展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变,安全监管能力未能及时跟上,在一定程度上,也为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隐患。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成本不高,惩戒威慑力度不够,导致很多食品行业从业者铤而走险。
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但是,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一漫长的工作进程中,我们一直都在不间断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就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成本不高来说,刑法修正案(八)已经加大了对食品监管渎职犯罪的打击力度,增设了食品监管渎职罪,并规定了比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更重的法定刑。“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两种直接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最高法定刑分别可达到无期徒刑和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熊选国表示。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1月份至6月份这期间,全国法院共判决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分子987人。
食品安全标准到底是否低于国际标准
虽然每一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都各不相同,但是一部分食品安全事件最后都会将矛头指向我国的食品标准,新旧牛奶国家标准之争似乎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的位置。面对各种各样的质疑,面对公众不信任的目光,我们不禁想问,我国的食品标准真的有问题吗?
“我国绝大部分食品安全标准是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没有重大差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我们国家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要求所有的标准与国外标准一致。而且从实践中看,我国食品标准总体上是适用的。
那么为什么公众的感受不同呢?问题出现在哪儿?
“感知的风险,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严卫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食品安全风险的问题实际包含了三个层面:实际的风险、估计的风险和感知的风险。实际的风险是难以准确识别的,因为测量难,且动态变化。估计的风险,是专家要做的事情,专家会努力使估计的风险更大限度地靠近实际的风险,使政府的监管更加有效。而感知的风险,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食品安全不存在零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严卫星等专家多次提到这个问题,希望能够纠正公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误区。
陈君石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我们的食品安全不存在零风险,我们有5亿多的农户,都是分散的,在生产我们所有直接吃的,或者送到食品加工企业的。鸡鸭鱼肉蛋奶,所有这些也都是1亿多的农户以分散方式生产的,没有规模化,谈不上规范化,更没有标准化,所以有少数的蔬菜发现农药残留超标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食品人们则希望零风险,零容忍,但这个从科学角度不能做到,这个心态需要调整。”严卫星如是说。
食品标准在总体上适用,并不意味着目前的标准体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在《食品安全法》出台前,我国存在着两套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一套是食品卫生标准,根据食品卫生法制定,主管部门是卫生部;另一套是食品质量标准,根据产品质量法制定,主管部门是国家质检总局。而且在食品行业标准中也有部分条款是强制性的。两套标准在具体指标方面是不会协调一致的,对于企业来说,苦不堪言。”陈君石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且,由于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风险评估能力等因素制约,现行食品安全标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尽管标准总体数量多,但标准间存在矛盾、交叉、重复,个别重要标准或重要指标缺失,部分标准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标准宣传贯彻执行有待加强。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就必然要有合理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2009年食品安全法公布执行,明确要清理整合现有标准,执行一套国家强制标准,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而近日,卫生部在通报食品安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透露,近期将印发新一轮《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对5000余项食品标准的系统清理工作,到2013年底,提出现行相关标准或技术指标继续有效、整合和废止的清理意见。让我们拭目以待。(记者 姜方)
·两部门联合督查湖南中小学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
·北京“七查”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食品药品监管局聘任197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家
·两部门在10个省开展秋季中小学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督查
·两部门联合开展秋季中小学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督查
·两部门联合开展秋季中小学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督查
·两部门联合开展秋季中小学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督查
·湖北省政协召开常委专题协商会 交流和研究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云南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单 公开失信者违法违规信息
·全国各地检察机关重拳打击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职务犯罪
·各地检察机关重拳打击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职务犯罪
·浙江省卫生厅负责人就食品安全大整治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