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哈密创新基层工作机制:539个“说事点”解民忧

2012-09-11 08:40: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啦?说来听听。”在新疆哈密市西河区街道滨河路社区三达小区“居民说事点”,市民阿斯木找到信息员仝义太,诉说自己家遇到的烦心事。

    原来,阿斯木家的下水管道坏了,一家人生活很不方便。仝义太把这件事记在笔记本上,又找小区物业说明情况,商量着马上查看解决问题。

    “居(村)民说事”工作制度,是3年来哈密市着力推广的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即通过设立说事点,反映居民诉求、倾听百姓心声、化解基层矛盾、融洽邻里关系。

    3年前,西河区街道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建立“居民说事点”制度,社区每季度进行一次说事会。2010年以来,西河区街道党工委把“说事会”由每季度逐步扩展为每周、每天,并在各社区推广。居民诉求渠道畅通了,形成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把矛盾解决在基层,筑牢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说事”制度实行前,居民反映情况渠道不畅,越级上访、骂街时有发生。下岗女工杨某因生活困难和申请廉租房未果等原因,成为有名的上访户。“居民说事点”建立后,社区干部耐心给她解释申请廉租房政策,为她申请低保和小额担保贷款,彻底打消了她上访的念头。社区干部普遍反映,说事点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辖区信访、治安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实现了小事不出居民组、大事不出社区、上访不越级。

    “居民说事点”不仅拓宽了诉求渠道,尊重和维护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还成为发挥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的有效载体,让居民广泛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八一路社区居民到“说事点”反映治安状况差,社区组织辖区党员干部成立义务巡逻队,治安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居民代表建议城管加大对城市小广告惩治力度;人大代表建议居民更多地关注社区公共卫生,多参加社区公益性劳动;党员代表建议社区文明教育从孩子抓起,提倡学生利用节假日义务上街打扫卫生。

    目前,“居(村)民说事”工作制度已在哈密全面推行,居民说事内容不仅涉及邻里纠纷、社区物业、家庭困难、民政优抚,而且包括政策咨询、民族团结、治安联防、计划生育、护绿保洁、就业创业、青少年教育、信访维权等方面内容。哈密市委组织部长车红斌介绍,自西河区街道办事处试点至今,全市“居民说事点”已达539个,累计收集反映意见4347条,自行调解解决3436件,相关部门协调解决830件,其余81件正在解决之中。

    如今,哈密市遍布城乡的“说事网格”,已成为居民参与社会管理的“信息台”、连接干群关系的“连心桥”、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压器”。(胡仁巴 陈维华)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新疆哈密:"居民说事"制度解决群众诉求逾4000件
·新疆首例特大新型毒品案被哈密警方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