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聚焦执法公正专题> 媒体报道

四川武侯:诉讼服务将民众诉求“一站清”(图)

2012-09-10 18:00: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9月7日上午,两名民众正在武侯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咨询

  

   

 武侯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导诉台

    9月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吴丹点击大厅里的院务信息公开系统,迅速出现了她想要找的民二庭法官的座机号码。

    “我有一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案件正在民二庭审理,今天来复印证据,却发现忘记带法官的联系方式,所以到这个系统前查一下。”吴丹对《法制日报》记者说,系统上查询的速度和法官电话的公开都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料。

    据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系统公开的座机号码绑定法官的手机,即便法官不在工位上也能接到来电。

    武侯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随着去年9月份新审判大楼的投入使用而“开张”。

    走进处于半地下的诉讼服务中心,“整洁”、“有序”、“宽敞”、“明亮”是这里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一个长方形的导诉台在大门右侧,上面列有常用药品、老花镜、全国地址邮编名录等便民用具,导诉员负责接待来院群众。据悉,这里每天接待来院群众400余人次。

    大厅自左至右,不间断排开16个窗口,涵盖了诉调对接、评估拍卖、财产保全、公告鉴定、文书送达、材料收转、法官约谈、投诉建议等各项事务办理内容。

    年轻人王凯拿着排队号和会客单,在2号窗口十分着急地进行咨询。昨天中午,他在一个自助存款机上误将1万元存入别人的银行卡上,如今联系不到该银行卡的主人,只好到武侯法院准备起诉。

    然而对于诉讼,王凯完全没有经验。武侯法院立案庭法官刘丽耐心地告诉王凯诉讼的程序和事项,她在一张纸上详细地写下了4条应注意的事项,来指引王凯该如何解决问题。

    “诉前告知义务”是武侯法院推行的一项必要机制,法院要求法官在当事人起诉之前,要对当事人诉讼流程、诉讼费用、诉讼风险、诉讼时效、财产保全等程序问题进行提示。武侯法院院长唐卫指出,“这是法院加强司法为民工作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必要做法”。

    成都居民张广飞到武侯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查询案件进展情况,他陷入了一场财产纠纷诉讼中。在诉讼服务中心的大厅内,他将身份证放到审判公开信息服务平台的识别器上,大屏幕中马上显示出他的案件的进展情况。

    “通过简单的查询,我们当事人可以很清晰地看见案件的进展,感觉特别方便快捷。”屏幕前的张广飞对记者说。

    除便民利民外,随机分案和规范化立案也是武侯法院改革的亮点。据唐卫介绍,武侯法院在全省率先引入了科技化、智能化的“案件管理系统”,根据案由随机分配各业务庭和各法官的新收案件,旨在避免因人工分案带来的案件饱和度不一、不当干预等问题。近年来,武侯法院年均受理案件在1万件左右,民商事一线法官人均受案量近300件,巨大的案件压力也使武侯法院非常注重案件的繁简分流。

    和诉讼服务中心连贯的立案大厅里,除细化的窗口服务外,记者注意到,这里还配备了高速扫描仪,借助高科技硬件、软件的帮助,当事人通过排号机取号后,在立案窗口就可以快速立案,原来需要两、三个小时的立案时间,武侯法院将其尽量控制在“半小时”。

    据唐卫介绍,诉讼服务中心借鉴政务服务中心的理念,秉持“全程透明、集约办理、分流引导、便捷高效”的理念,旨在破解传统“四难”中的“人难找、事难办”问题,让群众觉得更亲切,使群众的诉求在诉讼服务中心“一站清”。

    “推行1年的时间里,成效非常显著。”唐卫说,通过诉讼服务中心的不断探索改革,武侯法院更好地落实了“司法为民”的理念,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方便了法院进行内部管理,也对法官有了一种更好的监督。

    “下一步,我们将逐步完善诉讼服务中心的建设,加大诉调对接的力度,争取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成本化解矛盾。”唐卫说。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