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庆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不仅其人间天堂的美誉而闻名遐迩,更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因为杭州市公安局不仅推出了“执法规范化建设杭州样本”,而且近期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执法规范化建设测评体系”。
“测评体系的出台,体现了杭州市公安局主动警务的战略,体现了在队伍管理和工作管理上主动进取的理念,对于今后杭州市公安局执法规范化建设而言,既是导向和目标,又是重要抓手。”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张景华评价说,测评体系是多年来杭州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认识、措施、标准、要求、成效的总结提炼和固化升华,是今后执法工作评优评先的标准体系,是整个公安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体系。
据了解,测评体系共设置9大指标、35项内容、59条标准,为杭州市公安机关全面、科学、合理评估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和发现自身不足和短板提供参考依据,建立起了检验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的“体检档案”。
杭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郭建伟说,测评体系可以用“439”来概括。“4”是四个“一”,即一个指数(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指数),是通过数字的方式对全市公安机关各单位年度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进行量化评估;一本手册(操作手册),是测评人员开展测评工作时使用的材料,是各单位测评成绩的汇总表;一套程序(测评标准操作程序),是具体开展测评工作的操作标准,实现测评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一个系统(测评辅助系统),是辅助开展测评工作的信息系统,是各单位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的电子档案,具有实时排名、统计分析和自动计分等功能。“3”即三个测评层面,分别为市局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各公安分局、县(市)公安局进行测评;各公安分局、县(市)公安局按照测评标准对所辖单位进行测评;各警种参照测评体系执行。“9”就是测评采取的九种测评方法,包括材料审核、数据应用、实地检查、案卷抽查、问卷倒查、集中考试、当事人调查、模拟验证、网上巡查等,根据不同的测评指标,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或者几种方法开展测评工作,确保测评效果。
郭建伟说,在指标设定时,充分参考了公安部执法规范化建设阶段目标和成效标准以及杭州市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制入轨项目等规定,测评体系的内容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是9项测评指标,35项测评内容和59项测评标准。其中9项测评指标分别是组织领导、执法制度、执法主体、执法场所、执法装备、执法信息化、财物管理、执法质量和执法成效。其中每项指标又涉及不同的测评内容,每项测评内容又制定了具体的测评标准。
杭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李雄飞向记者介绍说,依据测评结果,分为优秀、达标、不达标三级测评等次。年度测评结果与评报“优秀公安局”、“执法示范单位”挂钩,与被测评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直接责任人的立功受奖、诫勉谈话,甚至职务任免挂钩。
郭建伟说,测评体系的实行初见成效,大家一致认为测评体系对于今后杭州市公安局执法规范化建设而言,既是导向和目标,又是重要抓手,它体现了杭州市公安局主动警务的战略,体现了在队伍管理和工作管理上主动进取的理念。同时使实现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得到量化,特别是操作手册和测评辅助系统的应用,相当于给各单位建立了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的体检档案。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冀祥德在了解了杭州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做法后认为,杭州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基本实现了队伍结构从经验主义到专业主义的转变。
杭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郭建伟满意地说,在近年来杭州市统计局开展的民意调查中,市民认为生活在杭州有安全感的比例保持在95%以上,市民对杭州公安队伍形象表示满意的比例也均在95%左右;杭州连续7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0年被授予民生贡献特别大奖;杭州市公安局也连续7年在杭州市市直机关综合考评中蝉联优胜(满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