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瑞芳):近年来,厦门同安工业集中区发展迅速,落户企业不断增多,外来务工人员数量随之逐年攀升,现有600多家企业入住,产业外来工人达到了15万人。因此,重视外来员工的法律服务,做好外来员工的法律援助工作,成为同安法院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安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准确定位,充分利用“无讼社区”建设这一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途径,勇于思考,敢于创新,在同安工业集中区开展创建“无讼园区”工作,及时高效地解决园区内的各类争议,促进园区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为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服务。
2011年来,同安法院在原有的“无讼社区”创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创建工作,以努力营造“小纠纷不出社区,大纠纷不出法庭”的“无讼”环境为工作宗旨,通过“无讼社区”、“无讼农区”、“无讼园区”、“无讼道路”试点建设,将大量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诉前。对已受理的案件,则通过“援助中心”平台,运用“委托调解”、“委任调解”两项手段进行诉前调解,将纠纷化解在源头,既保护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又为园区内企业的正常发展提供有效的司法服务。
充分运用法院的司法资源,推动“无讼园区”工作的深入开展
区政法委、区法院、区司法局、管委办等部门共同成立“外来员工纠纷援助中心”,通过法制宣传、指导调解、案件审理等一系列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案例:联合化解欠薪难题
通过“外来员工纠纷援助中心”,一些可能引发矛盾激化的纠纷案件出现苗头时即能发挥预警的机能,通过援助中心的平台让相关机构能够及时介入,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012年5月24日上午,位于同安工业集中区汉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汉景嘉园工地100多名施工人员因不满包工头扣发工资,与包工头发生冲突,导致施工工人集体围堵梧侣路路口约2个小时。得知消息后,中心人员及时介入,一方面约谈工人代表,安抚工人情绪,一方面及时调查到扣发工资背后的缘由。在了解到事件根本原因在于中包方挪用工程款导致总承包方与中包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纠纷后,法官服务站、工业集中区管委办、调委会会同建设部门共同对总承包方进行法律教育,劝导总承包方先行发放工人工资,并告知法律规定其与中包方之间的合同纠纷可通过诉讼渠道解决。待总承包方同意解决方案后,监督包工头按工作班组核实具体施工人员名单、工时、工资数额,同时要求领取工资的工人在承诺书上签字,承诺领取工资后解除劳动关系,避免日后再生纠纷。经过近十个小时的努力,最终向100多名工人发放59万元人民币工资款,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事件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