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贵州

贵州省构建社会管理创新“六大体系”成效明显

2012-09-10 17:10:1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光明网 

    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体系方面也下了大工夫:一是建立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为重点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工作机制。全省9个市(州)和88个县(市、区)均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总结推广了“风险评估先行、防范化解联动,建设与调解并进、发展与稳定统筹”的铜仁经验。二是建立以“平安和谐四区(工区、林区、矿区、库区)”创建活动为重点的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涌现了“贵定速度”,毕节地区“和谐工区”、沿河县“和谐库区”建设等经验。三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在88个县(市、区)全面建立了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在所有乡镇建立综治工作中心,在92%的村(社区)建立综治工作站,75%的矛盾纠纷通过基层综治工作中心得到化解。贵阳市创建“和谐促进会”,探索形成了“社会协同化解矛盾、公众参与促进和谐”的新模式。四是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开展大接访、大走访、大回访等活动,建立省委常委带队督查影响社会稳定及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化解机制。近两年来,全省投入特殊信访疑难问题专项资金8633万元,各级财政拨付救助资金9210万元,在省市两级和78个县建立涉法涉诉救助资金和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制度,2011年全省进京非正常访积案化解率为99.57%。

    五是建立了完善平安创建工作体系。一是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平安贵州”建设的意见》,突出抓好“打黑除恶”等严打整治行动。加强社会治安乱点的排查整治,创造了“瓮安经验”和“松桃经验”。二是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城市报警监控系统管理办法》等,健全了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三是大力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全省基层平安创建的覆盖面达到了90%以上。四是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完善了《平安县(市、区、特区)考核办法》、《贵州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制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查究规定》等,逐步形成了保稳定、促发展、创和谐的强大合力,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据省统计局测评,2011年,全省群众安全感为88.23%,分别比2010、2009、2008、2007年提高了1.25、3.86、7.79、17.33个百分点。

    最后建立了完善制度法规建设体系,修订、制定了《贵州省流动人口管理条例》、《贵州省禁毒条例》等30多个地方性法规、规章,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全力推进专项制度建设,比如,针对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较多的问题,制定实施了《刑事案件被害人遗体处理办法》、《公安机关处置非正常死亡案(事)件暂行规定》等,明确了责任主体,规范了工作程序。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机制、公众安全感测评机制、信访工作长效机制、重大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机制等,涌现了遵义县公安局“五小工程”、“六心”群众工作法,贵阳市云岩公安分局大营坡派出所利用大情报系统管控重点人、对重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刑事执法挂牌保护等工作经验。(记者任生心)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贵州民建界别政协委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调研
·贵州确定4个社会管理创新示范点
·贵州把民生问题摆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