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及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初步形成了组织领导、民生改善、人口服务管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平安创建、制度法规建设等“六大体系”。
该省首先建立了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将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下设实有人口等8个专项组以及20多个工作小组。各市(州)、县(市、区)也设置了相应机构及工作小组。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贵州省“十二五”规划,下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二是除贵阳市被中央综治委作为整体创新的样板加以培育外,省里还确定了23个县(市、区)为省级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地区,确定了4个县(区)作为省级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示范点。三是全省各地出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措施、意见,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履行社会管理职责,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和组织领导体系。
其次建立了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体系:他们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全面加强经济建设,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部署开展扶贫脱贫攻坚、就业创业、劳动者素质提升、城乡社保体系建设、“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向县乡延伸、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等为主要内容的“十大民生工程”建设,仅2011年就投入资金823.4亿元。着力办好“十六件民生实事”,在住房、上学、看病、饮水、社保等方面解决了一大批突出问题。
还建立了完善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系。一是探索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基本建成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制定了《关予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修订了《贵州省流动人口管理条例》,探索实行“居住证”、“社保卡”等“证(卡)通”管理,促进流动人口有序融入城镇。二是探索完善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帮教新模式。针对刑释解教人员衔接断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安置帮教漏管失控等问题,建立运行了“贵州省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系统”,形成了公安、司法行政、监狱、劳教、综治部门无缝衔接、联动管控的工作机制,初步实现了“出监(所)接茬无缝对接、安置帮教无一遗漏、异地流动有效管控”。三是探索违法犯罪青少年帮教和违法及轻罪记录消除工作新路子。总结瓮安事件涉案青少年处理经验,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教工作机制,试行了“未成年人违法及轻罪记录消除”制度,出台了专门办法。截止目前,全省有190名未成年人消除了轻罪记录。四是探索建立了吸毒人员管理新模式。制定下发了专门意见,实施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就业安置、融入社会”四位一体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工程”,实现了“愿意来、留得住、有保障、能戒断”的目标。截止目前,全省已建成51家“阳光企业”、“阳光家园”,集中安置2162人就业,今年内拟建成100家“阳光企业”,安置1.2万人。
·贵州民建界别政协委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调研
·贵州确定4个社会管理创新示范点
·贵州把民生问题摆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