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环球《中国之窗》节目,我是主持人张亮,这次节目是由中国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制作。请听报道《社区管家吴亚琴》。
她,是一名被社区民众信任和拥戴的调解员:
"有事的话我肯定第一时间想到他,因为她真能为老百姓办事。"
她用爱心和行动感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吴姨曾经跟我说过,说孩子,你当时岁数小,犯了那点事,只要以后走正道就是对吴姨最大的安慰。"
而她自己却说:
"一个人在50来岁了还有这么多人需要你真是一种荣幸,尽自己所能,为老百姓干点事,这就是我这一生也没白活。"
她叫吴亚琴,是长春市一名普通的人民调解员,被百姓称为社区好管家。请听报道:《社区管家吴亚琴》
2001年,41岁的吴亚琴走上了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人民调节员的岗位。由于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居民结构复杂,邻里纠纷、社会治安问题、偷盗抢劫的事时有发生。虽然刚刚上任,但吴亚琴对社区的情况已了然于心:
"无人管理的这么一个半弃管小区,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多,困难户比较多,低收入人群比较多,无业的人员也比较多。我们没有物业公司,只有一个供热的独立单位,叫它物业公司,但是他只管供暖,别的啥也不管,有许多工作应该是由社区来承担。"
面对这样一个矛盾重重的社区,吴亚琴决定从解决百姓最关心的供暖、供水、供电等生活问题入手。社区供暖问题已存在多年,由此而引发的停水、停电给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居民们怨声载道。在小区里居住多年的吴素娟说:
"我们这块供暖不好呀,不及时给我们烧锅炉,都零下了,冻的我们老头老太太都穿棉袄在屋,找她给烧也不给烧,冻得没法生活了,所以我们就不交钱。"
居民这边拒交采暖费,物业干脆就以资金难以周转为由,挪用居民缴纳的水、电费为职工支付工资,导致整个社区处于停水、停电状态。这一举动激化了双方矛盾:
男:"上一届供暖的物业,它按照上面的要求达不到温度,它的服务质量太差了。咱们属于集体产权,因为个人没有产权,成立不了业主委员会,就是三一伙,两一块儿的,不断找物业。"
女:"我们给的钱他们不及时往上交,肯定是挪用了,然后就给我们停水、停电的,我们没法维持生活了。"
在了解了事件的原委之后,吴亚琴马上开始行动,一方面挨家逐户地做劝解工作,安抚居民的情绪,另一方面,她倡议以社区为单位成立"临时清欠管理小组",马上解决欠款问题。居民吴素娟:
"我们社区主任组织一个领导小组,自己去收费,3天收了10多万,这样的话,我们社区的采暖工作起到一个很大的变化,及时供暖。"
社区居民的供水、供电、供暖正常了,多年的积怨化解了,有事就找吴亚琴也成了居民们的一种自然。
为了方便社区居民第一时间找到自己,吴亚琴专门将办公室、家里和手机号码都写在社区的"告知栏"上。居民们谁家有纠纷、哪户有难事,一下就能想到她。而且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找她,都会及时地赶到,从没耽误过。
由于小区实行不定时供水,楼上漏水、楼下被淹的事时有发生。2006年冬季的一天,住在3号楼的吴宗成家被淹了:
"晚上我回来一看,新刮的大白都顺着墙淌下来,都花了,我的床啊,被啊,都让被水泡了,唉呀当时那个心情非常不好,直接冲到楼上,跟人家理论,挺恼火的。"
吴亚琴接到电话穿上衣服就往3号楼赶,经过2个多小时跑上跑下的调节,两家最终达成协议,楼上的年轻人专门下楼道歉并送了赔偿金。吴亚琴说,类似的事情,她不知解决了多少,有时候一天就发生几起。几年来,在吴亚琴耐心细致、合情入理的调解下,长山花园社区的邻里纠纷逐年下降,居民们说,他们在社区找到了久违了的"家"的感觉:
女:"我们社区变化大,环境铺了地砖,植树种草,居民素质也提高了,家庭都特别和谐,互相帮助,居民真正体会到,社区是我家。"
男:"我们这小区的居民,挺信任、挺依赖这个社区,无论从环境变化还是各方面服务方面,确实挺骄傲的。"
邻里和谐了,治安好转了,吴亚琴的工作重心也转向了帮助那些曾经走过弯路的人。
居民王凤兰的儿子林萧,因犯抢劫罪判刑7年,在镇赉监狱服刑。此间王凤兰的丈夫因病去世,她希望儿子能回来为父亲送终。吴亚琴得知情况后,多方奔走,上下联系,请求省监狱管理局同意林萧回家为父亲送终。仅仅2天的时间,林萧就获准回长春料理父亲的丧事:
"我当时在监狱,吴姨通过找到我们厂子的一些领导,给开的证明,让监狱管理局开的证明,来回奔波这事。到长春之后才知道我父亲没了,我感觉我挺对不起我的父亲的,我一点报答他的机会都没有,太遗憾了。"
这件事给林萧很大触动,他如同换了个人,回到监狱后认真接受改造,多次立功减刑,最后提前2年释放。出狱后的林萧有些迷茫和消沉,历史的污点让他觉得抬不起头来,无法面对自己的未来。吴雅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一边劝慰林萧,一边帮他联系技校。今年就要毕业的林萧,从那自信而明亮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他对未来的希望:
"我现在已经快毕业了,都是这个社区给我联系的,我现在学得是焊工,我觉得自己养家糊口不成问题。吴姨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说孩子,你不要寻思回报我啊,我帮你,只是说你当时岁数小,犯了那点事,只要以后走正道就是对吴姨最大的安慰,这些话到现在我还记得。"
多年来,长山花园社区为象林萧这样的9名刑释解教人员安排了就业,为其中5名困难家庭办理了低保,社区的14名刑释解教人员再没有违法犯罪的情况发生。长山花园社区已连续5年实现了零家庭暴力、零失业、零犯罪目标。2010年长山花园社区也被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授予"三零示范社区"称号。
正当吴亚琴觉得可以喘口气的时候,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长山花园社区原来是国有企业--省胜利零件厂的一个职工家属区,大多数居民都是国企退休人员。2007年初企业申请破产时,当时报送上级的材料里注明这部分退休职工应该享受医疗保险,可是最终向退休职工宣布时医疗保险却变成了住院医疗保险,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退休职工宋兰忠回忆说:
"大家一起上访,到厂子,老百姓挺团结的,涉及到个人利益,后来由社区疏导,跟社区协商成立了上访小组。"
一个险种变更的问题,涉及社区里799名居民的切身利益,吴雅琴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集体上访、围攻、静坐是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但问题藏是藏不住的,必须马上摆到台面上解决:
"社区的工作职责就是服务老百姓,老百姓有事,应该是百姓的代言人,当时鉴于这种情况吧,我就找他们几个谈一谈,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才知道他们有那么多的心理不平衡,我们成立一个问题反映小组。"
问题反映小组成立后,吴雅琴顶着压力,一级级的向相关部门和领导反映情况,并在省和长春市国资委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宋兰忠感激地说:
"问题解决得挺好,也挺为社区老百姓着想的,最终找到上级国资委,上下一起努力,钱卡都发下来了,还挺满意的。"
在社区里做一名普通的人民调解员,吴亚琴一直在不懈的努力,她说被人需要真的是一种荣幸:
"这么多年社区工作我感觉,真的工资不高、费力不少,但是应该有一种魔力,就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居民需要你,一个人在50来岁了还有这么多人需要你真是一种荣幸,尽自己所能,为老百姓干点事,这就行了,这就是我这一生也没白活。"
正是她的努力,使大家凝聚在一起,奏响了这样一曲温暖、和谐的长山奏鸣曲,铸就了长山花园真正的美丽。她也因此先后获得省和市行业先进个人的殊荣,并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9年过去了,吴亚琴用她的耐心与理解、爱心与行动、真诚与真情让长山花园社区成为百姓温暖的家。
听众朋友,这次节目播送完了,由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制作,下次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