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武彦报道 )厦门市海沧区地处厦门西部,由海沧大桥与厦门岛相连,面积186.46平方公里,人口约35万,于2003年7月设立行政区,是国内最大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200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厦门海沧保税港区。
海沧新城的迅猛发展,征地拆迁任务重,重点工程建设多,集中了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难题,汇集了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海沧法院审判任务加重,疑难案件增多。对此,海沧法院着力把握为民这一根本,把握创新这一动力,全力做好审判服务,不断探求有效解决之道,争得了党委和人民满意。
自2005年以来,海沧法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百四十七件,涉及未成年罪犯达二百余人,其中盗窃、抢夺、抢动等侵财性犯罪占80%以上。在审判实践中,法官发现: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被羁押后常出现恐惧、内疚和自责的心理,在面对刑事审判时有的情绪紧张,哭泣不止;有的有一定的敌对心理,恶意翻供;有的虽认罪,但没有明显悔罪表现。虽然,法官通过法庭教育、帮教等环节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干预,但由于缺乏未成年人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专门培训,加之法官特有的中立、权威形象和法庭审理的对抗性和严肃性,未成年人易产生排斥心理,感化效果并不理想。
如何让失足少年敞开心扉,帮助他们重塑心灵回归社会? 2009年初,海沧法院开始积极探索,经过2年的探索和实践,2011年2月17日,海沧法院与心灵空间(厦门)咨询有限公司就涉少审判心理学应用达成《合作协议》,建立未成年刑事被告人心理辅导制度。心灵空间指派具备国家资格认证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为该院未成年刑事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海沧法院提供心理辅导工作室,并指定专人负责心理咨询的预约组织工作。而在案件开庭审理前,心理咨询师应引导未成年被告人认识其犯罪的成因、危害性及根源,并向法院提交心理评估报告;判后帮教时间为半年以上,心理咨询师每月或每季度应进行一次心理辅导,每次帮教应有谈话材料,一阶段应有总结材料。
法院、咨询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不得将辅导对象的人身、心理状况特征、案件情况及其他工作秘密向第三人透露。该制度旨在帮助未成年被告人缓解因为审判带来的心理压力,矫正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预期,消除因犯罪和刑罚造成的心理伤害;同时,在对被辅导者隐私保密的前提下,心理咨询师撰写未成年当事人心理分析和评估报告,供法院在制定审理方案和作出处理时参考。而心理咨询师撰写的心理辅导将作为学术研究样本,共同探索心理学在少年审判及其他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记者了解到,海沧法院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是完全自愿且免费的,不会强制要求未成年罪犯接受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