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深圳

深圳市宝安区创新普法形式 法律超市送法到家门口

2012-09-07 10:47: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书籍等5大类共20多种法律产品供社区居民随意挑选,并且由法律工作者义务担任“超市服务员”,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这种令人欣喜的“免费午餐”,正是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自2009年开始创办的法律超市提供的。3年来,宝安区已发展了6家社区法律超市。

    前不久,《法制日报》记者走进宝安区海裕社区法律超市。只见20多平方米的超市布置得现代而温馨,书柜里几千册法律书籍供居民免费借阅,电子触摸屏上详细的信息阅览,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等一个个专柜……这里既像一个安静的法律图书馆,又像一个较为私密的法律咨询室。

    “社区居民经常来超市借书,向值班律师咨询,很多问题在法律超市里就能得到圆满解决。”海裕社区工作人员古清明说。

    “律师进社区提供法律服务,主要是在社区法律超市定期定点值班,现场接待前来咨询的社区居民。在非律师值班接待日,社区居民则根据工作站常驻人员指引与律师取得联系。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值班律师会及时配合社区居委会、工作站处理,提出相关法律意见,力争把矛盾化解在社区内。”海裕社区挂点律师胡英杨告诉记者。

    胡英杨介绍,随着居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涉及物业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多了起来,业主和租户关于物业管理方面法律知识的需求日益明显。

    宝安区司法局负责人介绍,法律超市是宝安区创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于2009年由新安街道首创,自2010年开始在宝安区推广。

    “法律超市能够及时准确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法律服务。也正是因为法律超市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所以它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宝安区6个法律超市都设立在以居民生活区为主的人口密集社区,每个法律超市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位负责人说,3年来,法律超市充分发挥普及法律常识、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职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自法律超市推出以来,先后举办法制课堂等普法宣传活动14场次,解答社区居民法律咨询1466人次,化解纠纷50余宗,进一步满足了辖区居民的各类法律需求,促进了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每年宝安区法律超市介绍咨询和服务人数达10万多人次。

    宝安区不仅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社区法律超市,而且还在深圳市率先建立了“移动调解车”。2009年初,宝安区新安街道拨款购置了一辆17座的面包车,开设了深圳市第一个“移动调解室”,车内配备了会议桌、当事人及调解员座位、手提电脑、电子显示屏、打印机、传真机、摄像头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并指定一名司机、3名专职调解员负责移动调解车的日常工作。市民有了什么矛盾,只需一个电话,“移动调解室”就开到了家门口,调解员迅速帮忙解决。

    免费法律超市、移动调解车……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几年来,宝安区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努力使法制宣传教育实现全覆盖。记者 于呐洋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深圳医疗系统反腐专项行动有新进展
·非深户籍人员今起可在深圳办理出入境证件
·深圳启动严打刑事犯罪“秋季攻势”
·深圳“打四黑除四害”侦破刑案2300多起
·深圳:迷人的文化盛宴
·深圳南山检察院严打知识产权犯罪

·深圳南山检察院严打知识产权犯罪
·深圳将出台新规为残疾人进入公共场所提供便利
·深圳光明新区:惠民助困项目 照顾计生家庭
·[视频]深圳交警“生死时速”抓捕“撞车团伙”
·深圳“城管外包”存废之争
·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