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践行核心价值观 激发执法正能量

2012-09-06 15:17:44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检察日报 

 8月30日,在检察日报社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共同举办的第十届全国检察长论坛·上海会议上,来自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检察院的350名代表围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与执法能力建设”主题展开研讨。15位代表分别围绕三组议题进行大会研讨发言,现将发言观点撷要刊发,敬请关注。

分组议题一: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与执法素养提升

提升检察人员执法素养的三条经验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吕涛

一是牢牢把握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培养提升执法素养的执法思维。执法思维与执法理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山东省检察机关用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对照检查,剖析整改,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各项要求转化为执法办案的具体规定。

二是牢牢把握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特色,创新提升执法素养的执法技能。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是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特色。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导向,把教育实践活动办成惠民利民工程。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有效提升了检察人员的执法能力。

三是牢牢把握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不断追求提升执法素养的执法艺术水平。山东省检察院党组提出了“干在实处、干出实效、走在前列”的总要求。比如构建服务民生新平台,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更多地体现在关注保障民生上,依法促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研究新问题,积极探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措施和途径,大力加强派驻检察室建设,进一步推动检力下沉。

注重“四个加法” 提升执法素养

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贺卫

我们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注重“四个加法”,着力提升检察干警执法素养,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信念加能力,引领队伍健康发展,坚守“忠诚”的政治品格。我们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把好政治方向,以强化培训提升中层干部履职尽责能力,以开设“检察官论坛”提升法律监督能力。二是服务加创新,密切联系群众,筑牢“为民”的宗旨理念。如建立“走千个居村、听万户心声”制度,每季度走访慰问结对的73户困难家庭;建立青年干警下基层锻炼机制,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三是制度加形象,严格规范执法,坚定“公正”的价值追求。将执法办案、纪检监察等规章制度汇编成册,确立行为准则。建立覆盖院领导、中层干部、主任检察官、非领导职务处级干部在内的“六位一体”考评机制,从机制上保障公正执法。四是教育加监督,严守“廉洁”的基本操守。我们开设“清风园地”窗口,组织开展“廉洁从检,自律还是他律”辩论赛等,加强廉政勤政教育。同时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在文化建设中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

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任国强

近年来,禹州市院以深化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大力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被高检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我们把党组倡导的职业精神和文化理念融入规范和习惯,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被干警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思维习惯等文化取向,是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是完善硬性规范,加强约束和监督。如我们对不捕、不诉等13类易出现问题的案件实行“案件合议”,集体“会诊”、公开审议,确保了公正执法和案件质量。二是编印柔性规范,促进自律和自觉。我们将工作和生活中倡导的规范和理念进行了系统总结,以人性化、温馨化的语言编印成册。这使干警便于理解、乐于接受。三是提炼标志性语言,增进认知和认同。将提炼出的“人人是检察形象,案案是公正载体”、“生活因我们而美丽、工作因我们而出色、司法因我们而公正、人民因我们而安宁”等标志性语言,印制在笔记本和制度汇编的扉页上,装裱在干警办公室中,出现在网站主页等显眼位置。一些经典提法被上级院认可和推广。

执法素养的提升要有针对性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林荫茂

执法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学习、培训与实践,但是切忌形式化、运动化、空洞化。要把回应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期望作为提升执法素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从问题出发可以发现执法素养中的缺失;从解决问题落脚,在实践中检验提升执法素养的效果。其次,执法素养内涵广泛。有针对性地分析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是丰富、完善执法素养内涵的好办法,从而更自觉地、全面地学习实践。近年来,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依法对两院工作开展过不同专题的监督工作,代表们在充分肯定检察机关工作的同时,也提出不少期望。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去分析这些问题,寻找自身素养的不足。撇开执法环境、执法依据等外部问题外,我们习惯于从执法理念、执法知识、执法能力上寻找自身不足,但是,我们还可以从执法信仰、执法忠诚、执法意志、执法态度、执法勇气、执法魄力、执法心理和执法智慧等方面寻找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升执法素养,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得以更充分实现。

让群众在执法细节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广东省政协常委、立白集团董事长 陈凯旋

毫无疑问,执法能力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执法素养的提升则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核心工程。政法干警无论是观念、素质、能力、作风等各方面,与新形势新任务新期待的要求相比,都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开展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求每一个政法干警牢固树立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的执法素养,把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到每一次执法活动中,贯彻落实到每一次执法活动的每一个执法细节中,使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待人成为每一个政法干警的职业习惯。

执法人员素养的提升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开展一两次或者几次活动就能解决的。在我国,“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提升政法干警的执法素养,越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执法活动中看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公平正义,越要让人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持坚定的信心。

分组议题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与执法行为规范

四措并举推进执法规范化

北京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 张伟

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注重将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检察文化、教育培训、规范监督、创新机制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检察队伍执法行为规范化建设。一、加强文化建设,更新执法理念。结合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发动全院干警,提炼出“尚德明法、求实创新”的“西检精神”。根据办理的案件创作情景剧,走进社区、企业、乡镇进行巡演。二、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定期召开专家论证会、案件讨论沙龙,办案干警与法学专家面对面交流、辩论。在内网开设“学知苑”专栏,搭建网络培训平台,满足干警个性化学习需求。三、规范诉讼监督,完善执法制度。建立追踪审查、风险评估、信访预警等机制,比如在一起涉及100余名被害人的审查逮捕案件中,办案人员在批捕后积极开展释法说理、督促公安完善证据等工作,得到被害人的认可,有20多名被害人专门送来锦旗。四、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执法效果。比如设立北京市首家“新起点”未成年人考察帮教中心,实现了对外地户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权益的平等保护。 创新工作机制 促进规范执法

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孙学文 我们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检察业务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实行网上办案“两个流转”,一是全部案件线索从控申部门受理举报、申诉到反贪、渎检、民行检察部门的立案以及批捕、起诉等环节的流转;二是所有刑事案件从批捕到起诉的条线流转,实现了各业务部门间所有业务数据的基本共享。二、实行举报线索网络化管理,举报信件统一由检察长亲自拆封,集中评估后由专人负责统一录入、网上流转办理,有效避免了“口袋线索”、“抽屉线索”及关系案、人情案的发生。三、建立领导工作平台,使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能够对办案流程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执法案件由注重结果、静态管理向注重过程、动态管理的转变。通过网络远程传输技术,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同步视频监控。院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足不出户,就能够对本院办案工作区、看守所以及法院的刑事审判庭内检察干警的工作情况进行视频监控,特别是对疑难、复杂案件实时同步指挥。

[责任编辑:陈晓蕾]
相关报道

·扎瘪的是轮胎,破解的是执法难题
·【专题】聚焦执法公正 19家网络媒体采访活动最新报道
·9月4日“聚焦执法公正”报道记者团在山东采访
·山东公安机关:“五位一体”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五个关键词详解山东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头羊”持续领跑——记山东省公安厅执法规范化建设

·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头羊”持续领跑——记山东省公安厅执法规范化建设
·山东10万民警参加“执法资格等级考试”促公正执法
·阳光执法 严格公正——谈山东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