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巩固国家政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人民司法事业的发展进步。中央政法委决定于9月份在全国开展以“聚焦执法公正”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这对于充分展示党的十七大以来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成果,为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总体任务,将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推向新阶段。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全国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攻坚克难,不断推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坚持积极稳妥务实地推进各项改革,目前,12项牵头任务、43项协办任务都得到有效推进,“三五”纲要确定的132项改革任务中,有108项改革任务已经完成,24项改革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任务,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七大以来,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在党中央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下,在倾听群众呼声中前行,在回应群众关切中深化,在满足群众需求中进步。既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不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的司法制度;既坚持与时俱进、时刻不忘人民群众的感受,又坚持循序渐进,不超越现阶段实际提出过高要求,确保司法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地顺利进行。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呈现出整体推进、扎实有序、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各级人民法院在提高政法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和司法公信力上见到了明显成效,在强化审判管理、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上实现了新突破,在破解制约司法事业发展进步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难题上取得了新进展,在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上迈出了新步伐,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支持拥护。改革的成效充分说明,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部署举措,适合国情、切合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法律性。司法改革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各级人民法院必须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总体规划,分步推进改革;必须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发展完善,牢固树立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工作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推进,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确保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权威;必须要始终执法为民,坚持群众路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实践检验,真正做到司法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必须始终坚持司法改革创新与继承法律传统相结合、立足国内与放眼世界相结合。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妥善处理好中央和地方、人民法院和其他部门、当前和长远等各种关系,确保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回首十七大以来的一项项司法改革任务,如同一场场复杂艰巨的战役,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史册上写下了一页页波澜壮阔的篇章。我们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深化成果,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今年是深化司法改革的关键之年。在巩固改革成果、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好中央确定的司法改革任务,是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首要任务。各级人民法院要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下,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积极稳妥地落实好司法改革的各项任务,在司法改革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做出新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完善守护未成年人的检察制度——北京市检二分院在司法改革中的成效
·中央政法委组织“聚焦执法公正”采访团报道司法改革成果
·确保司法改革正确方向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姜伟:以科学理论确保司法改革的正确方向
·法院司法改革132项任务已完成108项
·景汉朝:做好司法改革研究工作 着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
·景汉朝:做好司法改革研究工作 着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
·司法改革不能去法律而独舞
·最高法:132项司法改革任务已完成103项
·司法改革要突破部门利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