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国武
法院文化是彰显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公平正义、诚信法治的个性表现,是熏陶培育法院队伍的灵魂支柱。法院文化建设的内涵包括“培育法官精神,提高法官素质,树立司法权威,加强基础建设”等方面,法院文化所弘扬的是一种法治精神,所引领的是一种法律信仰,是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实现公平正义、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强力推手。
队伍的良好精神状态、审判工作的最佳效果、司法裁判的社会公信力,既要以法院文化为引领,也是法院文化的最好展现。因此,抓法院文化建设就要与抓队伍、抓能力、抓审判、抓司法公信力融为一体,就是要具体到“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之中。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法院队伍的灵魂,是人民法院文化发展繁荣的方向,是引领人民法官修业修身、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航标。
基层法院队伍建设,审判管理科学有效,司法公信建设,是基层法院院长的重要职责。只有充分认识加强司法公信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司法公信建设摆上法院文化重要的位置,才能切实增强带好队伍、抓好第一要务、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信心,才有抓队伍促审判提公信的自觉自信和更好的实践。作为基层法院院长,正确履行职责、有效履行职责是政治担当,也是责任担当。只有紧扣司法能力建设、法院文化建设两大工作重点,思想上时刻绷紧司法公信建设之弦,心中时刻有司法公信建设的位置,工作中始终有司法公信建设的信心,运行中有切合实际的特色和创新,就会开创队伍面貌一新,法院形象一新,社会认同一新的全新局面。
公信,是法院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法院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律尊严,树立司法权威,传播公平正义,促进和谐发展,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政民关系,确保政通人和,都离不开“公信”与“诚信”。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支柱;司法公信建设是推动法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人民法院科学发展、推动人民审判事业接续辉煌的重中之重。法院文化建设,始终都要把司法公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是人民法院深入推进司法公信建设的有利契机,也对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更加紧迫的要求。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是与社会、与人群、与案件接触面最多的决策者、管理者、指挥者和司法实务实践者,在履职之中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和强烈的公信意识,带头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始终坚守司法公正底线,切实采取便民利民为民的司法措施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实使社会公平正义以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彰显司法公信,切实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来弘扬司法民主,始终把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这些是院长正确、积极履职的内涵,要把这些工作作为法院文化建设的有形之物、重要环节来具体落实,法院文化建设就有应然之义和必然之效。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更是一种潜在之内力。法院文化是涵养法院队伍灵魂的精神家园,是推动人民法院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内外兼修,内力才能更加发力。之所以“法院文化建设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成为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的重要议题,是因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是要让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指引着法院文化建设的目标。形式活泼、丰富多彩、内外相应的各种司法文化活动,都是“化人”之道,都是在铸造队伍“灵魂”。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灵魂”,就是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培育队伍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使之内化于心且外践于行,实现以提升司法公信力来维护国家法律尊严、树立司法权威的法院文化建设目标。
法院文化建设只有立足于抓队伍促审判提公信之中,才能在目标定位、内涵外延、内容方式、推进步骤、内外宣传等方面有切合基层法院自身特点的更新思维高度和更为有序的务实运作,才能认真实践好王胜俊院长对我们提出的“写好‘应用文’、解好‘应用题’,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具体要求。
(作者系江西省婺源县人民法院院长)
·提升司法公信力
·基层法院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
·首届“执法公信力”论坛在河北举行
·政法机关执法全方位规范公信力显升
·首届“执法公信力”论坛在河北举行 姜伟出席并讲话
·求是杂志发表王胜俊文章: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求是杂志发表王胜俊文章: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基层法院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
·辽宁日报:拯救“老不信”提升政府公信力
·浙江宁海公安局:阳光执法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
·提升司法公信力需要眼睛向内
·广东开展“当好排头兵出发年”活动提高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