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两新组织

辽宁营口:“两新组织”的大担当

2012-09-04 16:08: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辽宁法制报 

    营口市“两新组织”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可以用“迅猛”两个字来形容。目前,全市有新经济组织15万户,新社会组织1000余户,从业人员80余万人。数量大、分布广、参与人员多的“两新组织”不仅是营口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社会管理的新生力量,在平安创建、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在营口市采访时注意到,正是“两新组织”具有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因此,营口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两新组织”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并对“两新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其经营发展给予优惠政策。这不仅是为促进“两新组织”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更是鼓励“两新组织”参与社会管理。营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董建国多次与公安、工商、国税、地税、安监、环保等部门负责人,深入新经济组织开展调研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完善服务措施。营口市工商局针对一些企业注册商标难办理的实际问题,进行现场办公,为“两新组织”开辟了“重点企业绿色通道、企业登记绿色通道、企业融资绿色通道”,为“两新组织”提供优质服务;营口市公安局为助推营口率先崛起,围绕“开展重点项目落地对接服务、及时发布经济犯罪预警信息”等十个方面,推出十项承诺服务企业。

    营口市委市政府将“两新组织”的服务管理工作与社会管理工作同部署、同考核,营口市综治委从围绕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如何参与社会管理、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以及相关成员单位如何为“两新组织”提供高效、快捷、优质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将“两新组织”纳入社会管理体系。

    在营口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营口市“两新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效果显现出来,党群组织在“两新组织”中得以发展,全市非公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已发展到2034个,工会组织2744个;83%非公经济组织建立了团组织,81%非公经济组织建立了妇女联合会,这些组织为非公经济组织稳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化解了相当一部分劳资纠纷。同时,“两新组织”在就业、扶贫、安置刑释解教人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社会缓解了矛盾纠纷和压力。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营口市民营企业职工不下岗、不减薪,相关企业为此多支出近5亿元,避免了近2万名产业工人失业,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爱心捐助温暖社会

    1000个孩子,1000个家庭。在营口大石桥市,一提起“二姐”很多人都会知道,“二姐”指的就是王桂华,18年来,她向社会捐款30余万元,救济贫困家庭的孩子1000人,温暖了1000个家庭,因此她当选了营口市十大杰出母亲,荣获“省文明妇女标兵”、“省优秀个体工商户”。

    王桂华原是下岗女工,后来经营家具,从一个小家具店发展到今天的大石桥市新世界家私城,自己也当上了总经理,又当选为辽宁省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见到王桂华,记者才知道,虽然她的家私城名气大,但是利润却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高。其实王桂华真正名气高的地方是她带动那些个体户的姐妹们常年济困的品德。

    虎庄镇有个学生,考入外省一个化工学院,因为家庭十分困难,交不起学费,王桂华知道后,找到这名学生的家,对这名学生说:“可不能因为家里有困难就辍学啊。啥困难都是暂时的,天下没有过不去的河,我先帮你一把。”说着,王桂华就把2000元钱放在炕上,一年后,王桂华再次来到这名学生家,又交给学生父母4000元钱。

    她看到一所小学不少学生拎着方便袋当书包,心里很是酸楚,几天后,她拿出5000元钱,为每个学生买了一个新书包和学生用品。孩子们都叫她好心的王妈妈。

    2008年汶川地震后,王桂华带头捐款3000元钱,在她的带动下,大石桥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的女会员累计向灾区捐款100多万元。前不久,营口遭到台风“达维”的破坏,王桂华又和个体协会的姐妹们捐了10万元。

    像王桂华这样乐于济困的个体劳动者在营口地区不在少数。营口某珠宝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刚英对捐资助学义无返顾。她曾经是一名高中教师,20年前下海投资3万元开了一个门脸非常小的金店,经过多年打拼,企业也有一定规模了。因为自己曾经是教师,所以她对学校情有独钟,最关心那些学习好、考大学很有希望的贫困家庭的学生。她说,她不能让那些能考上大学却交不起学费的孩子徘徊在大学校门之外。于是,她从2004年开始,每年都对学习好的高三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资助,根据困难情况,向每个人每月提供200元到1000元的资助。到现在,已经资助学生上百人次,资助款几十万元。

    这些被资助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很多是长期患病或者是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如果这些贫困家庭得到必要的救济,不仅挽救学生的未来人生,而且也会缓解家庭的压力,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家庭。几年来,营口市民营企业大力资助教育事业,仅2011年,营口市民营企业捐资助学、修建校舍等方面投入就达800万元。扶贫济困,作为新经济组织的个体民营企业的帮扶行为,就是参与社会管理,这无疑对缓解社会矛盾起了巨大作用。

    安置就业为社会解忧

    在营口,“两新组织”在就业、行业发展、改善区域经济方面的作用令人不可小看。

    营口市某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方勇是从农村长大的,儿时贫困的家境让他从小就有脱贫的决心。长大后,他用一台挖掘机开始创业,如今已经拥有100多台多种挖掘机和其他工程机械设备。2007年,李方勇发现营口没有一家正规的工程机械职业技术学校,而很多雇主急需技术好的挖掘机驾驶员,于是他就办了一所工程机械技术学校。李方勇对一些家庭贫困的学员,总会减免培训的费用,甚至学习结束后还帮着找工作,有的学员毕业后直接留到自己的企业。2008年汶川地震,李方勇主动到四川安县申请扶持36名孤儿,这些孤儿在他的学校学习挖掘机驾驶技能后,回到家乡都找到了工作。有人帮李方勇算了一笔账,这些孤儿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加起来,至少花了李方勇22万元。前不久,盖州市遭遇洪灾,李方勇的公司出了20台挖掘机赶赴灾区抢险救灾。

    李方勇说,帮助那些贫困的人掌握一门技能,安置就业,也算是自己回报社会吧。正是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担当社会责任,减少了社会不和谐因素。还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安置了大量的刑释解教人员。营口市现在有12家民营企业建立了安置帮教基地,每年有60%以上的刑释解教人员被民营企业接受,并且无重新犯罪。

    市场经济,竞争无法避免。在营口市,“两新组织”的各个协会及时反映会员的诉求,帮助会员排忧解难。为全力保障和维护民企职工合法权益,大石桥市总工会推进了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全市各镇区成立了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劳动定额委员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团、监督指导小组、评估委员会五个协商组织。在全市划分了130个区域、36个行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企业与工人之间发生劳资纠纷时,由工资指导团出面,就工资及福利待遇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化解矛盾。目前,全市共签订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议173份,覆盖企业1300多家,覆盖职工50000多人。全市职工工资平均年涨幅达15%以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推行,增进了企业和职工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使劳资关系更趋和谐,企业因此摆脱了劳资纠纷和行业内用工无序竞争的困扰,实现了利益“双赢”。

    在高坎镇,水产养殖协会先后为困难户提供鱼饲料1280吨,协调贷款3000余万元,有力推动了农民脱贫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营口市浙江商会,在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努力为营口到浙江招商引资献计献策,为营口赴浙江引资牵线搭桥50余次,介绍浙江企业家到营口投资,投资金额2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营口市各个协会就融资、税收、收费、运输、通关、服务、政府调控等多方面提出数百条建议,有力推动了营口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创建平安的新力量

    在营口,规模大的一些企业,从考虑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由单纯抓经营,改为一手抓经营,一手抓综治,用综治保证经营秩序。嘉里粮油(营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里公司)是油脂加工企业,公司在营口港务集团综合治理办公室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综治工作要点,不断强化综治各项措施。

    公司建章立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各岗位加强了防范和检查制度,杜绝了重大事故。在开展安全检查中,切实清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公司加强了对生产人员、机动车驾驶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治理,对安全生产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和责任感。公司为每一位进厂作业人员建立了档案,并培训公司相关制度。同时不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现在的嘉里公司在人防方面提高巡逻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加大巡逻密度,保证公司内部治安案件降到最低点。由于巡逻队员日夜巡逻,认真履行职责,有效地防止了行窃案件的发生。在技防方面,公司报警主机、视频监控一应俱全,涉控范围全面覆盖了财务、库房、车间、通道,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为平安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营口地区的新经济组织不仅在其内部加强治安管理,而且也逐渐参与社会治安防范,进一步夯实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人防上,大石桥市在星级企业设立了警务室,在一般企业设立了联络员,由辖区民警带领企业保卫力量对企业周边地区开展巡防、隐患排查,这样不仅弥补了警力不足的问题,又加强了社会面的治安控制。营口青花集团,每天派出10名保安配合公安民警参与社区网格化巡逻,使当地的治安案件连年下降,刑事案件发案为零。在技防上,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技防工作。在公安部门的监管指导下,由民营企业投资1500万元,成立营口某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为大石桥市安装视频监控联网报警设备11300套(台),并融进公安监控平台工作,弥补了公共监控资源的不足,使大石桥市技防覆盖率提升了30%,协助公安机关破案65起,为社会挽回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城区入室盗窃案同比下降50%。为减少农村各类案件对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民营企业踊跃出资为农户投保治安保险。坐落在水源镇的盼盼集团,连续三年为全镇村民出资购买治安保险,累计达40余万元。开展农村治安保险以来,大石桥市民营企业为村民购买保险资金达200余万元,为百姓安装了“平安大门”。

    目前,营口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普遍成立了治安防范队伍,96%的企业在关键区域、重点部位安装了视频探头。有的大型企业都安装了上百个监控设施,实现了厂区视频控制全覆盖。就像上述大石桥市企业参与社区巡防一样,营口市以辖区联防为基础,发动新经济组织参与治安联勤联动。开展“店户联防”,实现了商企保安警卫人员、商户打更人员与所在社区的治安巡防队、看楼护院以及应急、帮教、调解、信息等社会群防力量的有效整合。

    营口市“两新组织”在营口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经济组织主动担当起社会责任。如今让人们在营口看到的是平安校园创建向民办校园、民办幼儿园延伸;平安医院创建向民办医院、社区服务站、个体诊所延伸。平安企业向更多的新经济组织延伸。平安创建向更广、更深发展。(记者 王大海 特约记者 任文奎)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陈训秋: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工作 加强“两新”组织服务管理
·宁波两新组织社会管理创新亮点纷呈
·北京律协探索两新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法
·北京朝阳区:“两新”组织开党建网络平台
·宁波北仑大碶一年新增两新组织党支部40多个
·延吉市“两新”组织94个党支部集中成立并获批复

·延吉市“两新”组织94个党支部集中成立并获批复
·广东郁南:推进“两新”组织党建扩面强质
·天津市委政法委书记调研“两新组织”服务管理
·广东: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温岭“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试行量化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