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博客

杨雅佳:那些年,我与警车的那些趣事

2012-09-04 15:33:5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斗转星移,我在公安系统工作的年头算起来已经不短了,要说与警车的缘分还真是不浅。回想起来,从最初的“挎子”、212,到今天厂牌各异、款式繁多的警车,变化不可谓不大,发展不可谓不快。但挥之不去、印象最深的却是最初从警时的经历,今天就说说那会儿和警车有关的趣事吧。

    最“牛”的车队

    上世纪70年代,国家的汽车工业还远不能与现在相比,大街上跑的好车也就是伏尔加、上海等有数的几种,就算是现在“老掉牙”的桑塔纳、捷达,那会儿都还没有影子,当时能弄辆北京212吉普就算是不错的车了。

    1980年,北京市公安局招收了400名复员军人,组建了治安处治安大队,职能是处突防暴、执勤巡逻等,也就是如今特警和巡警的前身。当时局里也是下狠心出了“血本”,别的装备暂且不论,警车是一水儿崭新的草绿色北京212和长江750侧三轮摩托车 (那会儿警车还没有蓝白色喷涂)。212车顶上装的是圆柱形吸顶警灯,摩托车上用的是升降式蜗牛形警灯,在人们出行还基本靠公共汽车和自行车的年代,我们就已全部机械化了。

    治安大队成立之日,就弄出了不小的动静,领导一声令下,三个车队,兵分三路,每队一辆212打头,随后十辆摩托车一字长龙相随,我们身穿上白下蓝警服个个全副武装,马达轰鸣、警灯闪闪,在北京城里“跨马游街”般整整连续转悠了三天。

    这下子热闹大发了,不仅行人纷纷停足注目,就连过往车辆上的司机也都投来了惊奇的目光。用如今的话讲,车队那叫一个“吸引眼球”,那叫一个“拉风”,在当时完全可以称得上最 “牛”的车队了。

    后来听说最受震撼的是那些小痞子,纷纷传言最近千万别“犯事”啊,这些警察个个有功夫,留神!那一阵子京城的治安据说出奇的好。长江750,好车!

    拿下驾照后不久,领导给我也配了一辆长江750侧三轮摩托车,车上警灯、警报器俱全,成了我执勤、巡逻日日相陪的伙伴。说起来当时对它可比对自己的“私车”(飞鸽28自行车)偏心多了,没事时就用棉纱擦拭,车子总是锃光瓦亮,再加上经常清洗空气滤清器、及时补充添加机油等,不论春夏秋冬,打开电门钥匙,轻拧油门,一脚下去,发动机悦耳的轰鸣声随即响起,车子总是保持在最佳的状态。

    连续几年的频繁使用,说实在的,国产长江750给我的感觉是质量相当过硬,一年四季无论风吹雨淋还是出突发现场、巡逻执勤,从来没出过故障“掉链子”,倍儿“给力”!当时下功夫保养车的心思也很简单,我就觉得只要平时你认真精心“照顾”好它,到关键时刻它就一定会对得起你。

    不过说起来也不怕您见笑,咱也曾有过一次小小的“栽面儿”经历。记得那是一次执行勤务回来,车队眼看已经拐弯到了单位的大门口,毫无征兆间我的摩托车突然“哧”的一声熄了火。在同事们一道道诧异的目光中我赶紧下车检查,还好,很快毛病找到了,原来是夹在空滤器上的电瓶搭铁线被磨断了,一分钟后故障排除。回到单位几位同志好奇地问:“怎么了,你的车也出毛病了?”“啊,那个、那个,电瓶搭铁线突然断了,意外,纯属意外。”我不好意思地红着脸小声答道。

    午夜“枪声”

    昼夜戒备,快速反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领导对我们这支队伍十分满意,对于我们来说值班备勤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记忆中备勤时间最长的一次记录是连续27天。一天又赶上我们队备勤,晚上刚躺下不久,一阵紧急集合的哨声突然打破了宁静的夜色。通报:有人报警,北京火车站有人开枪后乘212吉普沿长安街向西逃窜……全副武装的我们从功德林驻地立即开始了向西的追捕。

    关键时刻,一辆辆长江750摩托车开着雪亮的大灯怒吼着冲出了大门,时速表上的指针由60、80、100、120向上快速移动着,长江750的性能被发挥到了极致。伴随着尖锐的警报声,片刻之间我们就冲到了北二环、西二环,冲上了长安街,摩托车在超高速行驶下已开始一阵阵“发飘”,但人人无惧色,车车如飞龙,向西,极速追击!

    发现可疑目标,对方突然调头,于是在刺耳的急刹车声中,一辆辆警车纷纷甩尾调头,车队紧追不舍,拿下!就地突审,经核实,原来是一辆212在北京站因汽化器回火,造成排气管“放炮”而引发的“误会”。

    真相大白,警报解除,全队缓缓返回。虽然是一场误报导致的飞车追捕,但对于常备不懈的我们来说却是一次小小的考验。危急关头,首都人民警察闻警而动、不惧危险、尽忠尽职的本色由此可见一斑。(作者 杨雅佳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办民警)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