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十八大代表王永涛:把百姓感言和呼声带到十八大

2012-09-04 08:26:0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把百姓感言和呼声带到十八大

——访全国模范法官、党的十八大代表王永涛

    图为王永涛在调解案件。邵泽毅 摄

    代表简介

    王永涛 男,汉族,1971年12月生,1994年入党,现任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半程法庭党支部书记、庭长。2008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全省法院十佳办案标兵”、“全国法院优秀法官”、“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模范法官”等荣誉称号。2012年5月,光荣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金秋沂蒙,丹桂飘香。9月1日,又是一个周末,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电话联系好王永涛,带着羡慕和敬佩驱车到半程法庭,去看看这位即将代表千万沂蒙人民和全省两万余名法官赴京参加十八大的王永涛法官在忙什么。

    一进办公室,“永思追先仰上善,涛远振颖达青天”的对联映入眼帘,这是辖区63岁的王学德送的,老王有个土地纠纷的小案子,从心存疑虑到一周办案,很满意,老汉眼眶里感激的泪水和肚子的墨水就这样涌了出来,巧妙地将“永涛”二字埋进了心底,写进了对联。王永涛看后,激动地说:“咱厚道淳朴的老百姓是讲理的,这本是分内之事,可给我这么高的评价,百姓的信赖是对法官的最大褒奖。”4500余起案件,万名当事人间的纠纷调处,换来的群众笑脸,这或许是17年来最大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动力!

    翻阅他办公桌上厚厚的一摞材料,是王永涛忙里偷闲整理的小专题——“我想对党说”:沂蒙六姐妹说,“我们沂蒙山区的果子很香甜,很畅销,生活很富裕”;九间棚的刘甲坤说,“我们的金银花实现产业化,市场前景好”;金锣集团的周连奎说,“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得益于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兰山区法院院长张永利说,“案多人少的矛盾虽然突出,重担还需奉献挑”……近段时间来,冒着酷暑,蹚着雨水,一直坚持联系群众,走访基层党员,深入企业调研的王永涛,积极收集基层意见建议,重点了解对百姓的司法愿望,甘做沂蒙精神火把的传承者,他要把老百姓的感言和呼声带到会议上,把这些裤管上的“泥巴”带到十八大,向党中央汇报。

    “南有义乌,北有临沂,临沂物流,物流天下”,说的就是“物流之都”临沂,市场就在该市兰山区,是著名的商品集散地,连续五年,每年诉讼到法院的各类案件达到2万余件。一线法官人均年办案300多件。

    王永涛是临沂法院出了名的办案状元。每年办案500余件,最多达700件,有时一天调处七、八起纠纷。面对繁重的审判压力,他探索总结的“四三三四”调解工作法,即把调解工作贯穿“庭前、庭审、庭后、判后”四个环节,抓住“利益平衡点、感情契合点、化解突破点”三个节点,侧重“诉讼成本过高、弱势诉讼群体、容易矛盾激化”三种类型,把握“多元调解、风土人情、法制教育和及时判决”四个结合,效果很好,每年案件调解撤诉率达到80%以上,他坚信,只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将心比心,就没有解不开的结!

    当笔者问及他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的感受时,他说:“作为一名沂蒙老区基层人民法庭的普通法官,能够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从来没敢想过,深感神圣光荣。在我的身边,有无数和我一样的沂蒙法官,在续写着‘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我仅是一个代表,荣誉对我是莫大的鞭策激励。我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坚决捍卫着法律的尊严,以公平和正义赢得群众信赖,以忠诚和良知守护着人民法官的精神家园,让司法的阳光普照大地的每个角落,滋润每个公民的心田!”(记者 闫继勇 通讯员 邵泽毅)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瞭望》:十八大代表履职前瞻
·访“时代先锋”、党的十八大代表陈燕萍
·十八大代表马俊镠:服务百姓,她有“三件宝”
·十八大代表陈辽敏:用“心”当好一名基层法官
·十八大代表常德盛:农民得实惠是我最大享受
·2270位党的十八大代表诞生记 解读31位省级党委书记

·2270位党的十八大代表诞生记 解读31位省级党委书记
·十八大代表诞生记:凝聚全党意志 承载人民期望
·全国检察系统共产生13名十八大代表 其中检察英模6名
·甘肃做好流动党员参与工作确保十八大代表“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