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交给‘小饭桌’,我们这些在一线工作无暇照顾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员工很放心。”8月30日,吐哈油田丘东采油厂员工刘晓群说。
新学期开始了,暑期跟随在父母身边的学龄孩子陆续回到在学校驻地开办“小饭桌”的家庭。截至目前,5个开办“小饭桌”的家庭里托管着11名学龄孩子。
“你们的矿区社会管理很有特色”
为照顾好像刘晓群这样的员工家庭中学龄子女的学习和生活,解除这些员工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一线生产,吐哈油田在矿区中具备相应食宿条件的家庭开办“小饭桌”。“小饭桌”是吐哈油田加强矿区社会管理,推行家庭式少年托养的延伸。开办“小饭桌”的家庭对托养在“小饭桌”的孩子实行一体化管理,既管生活,又管学习。
有过和刘晓群把孩子托养给“小饭桌”一样经历的员工普遍表示,自己的孩子托养给“小饭桌”之后,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特别是在这种团队生活中学会了与其他孩子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协作意识与能力都增强了。
“你们的矿区社会管理很有特色,既自成体系,又开放兼容。整个矿区对外就像一个功能齐备的社区,对内就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做到这一点不容易!”7月12日,参加集团公司矿区服务工作部在吐哈油田召开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现场会的代表,称赞吐哈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工作。
吐哈油田矿区服务系统建立以来,不断创新管理,完善服务,忠实履行“保障生产、服务生活”职能,建立起矿区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打造出一张石油矿区的“金色名片”。
油地共建,搭建和谐发展“大舞台”
吐哈油田勘探开发以来,油田和地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油地关系,实现了“工作上相互支持,信息上相互沟通”。为抓好矿区社会管理工作,吐哈油田设立社会化管理机构,将矿区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延伸到基层。吐哈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会同哈密市相关部门成立石油新城街道工作委员会,在石油矿区内设立3个社区居委会,构建起“四级网络”体系。社区居委会为矿区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等公共服务项目。吐哈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每年都与地方主管的石油新城街道办事处开展结对子共建活动,联手解决企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社会管理问题,全面提升石油矿区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团结“大家庭”
吐哈油田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当做加强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吐哈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持续完善矿区服务体系,设立住房、保险、医疗和“菜蓝子”等10支专业化服务队伍,使矿区居民不出矿区就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生活服务。
吐哈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开通“10196”服务热线,建起首问负责制和矿区服务投诉信箱等服务保障体系,使居民反映的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居民对矿区服务事业部的服务满意度持续提高。
石油矿区内的社区居委会定期开展烹饪、种植和驾驶等技能培训,提升辖区内居民创业和再就业技能,有效缓解油田员工子女就业压力。吐哈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积极会同地方做好油田特殊人群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这些措施有效地减轻了企业负担,稳定了油田员工家属队伍,营造出和谐团结的社会氛围。
联防联控,创造安全稳定“大环境”
吐哈油田同地方联手加强矿区综合治理,形成“群防群治,油地联动”的良好局面。吐哈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成立矿区治安巡逻大队,与派出所民警一同值班并协助执勤,实行24小时巡逻制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矿区治安管理格局;开展“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平安楼栋”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创建达标率实现100%。(记者 罗建东 通讯员 谢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