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王涛:脑子里存着在逃人员数据库

2012-09-03 15:52:0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追逃”是铁路公安机关的一项日常工作,但却不是件容易事,因为铁路站点多、线路长,车站又是人车如流的地方,所以“追逃”就犹如大海捞针。

    蚌埠铁路公安处淮北站派出所的王涛有点特殊,6年间,他一个人抓获154名在逃人员,连续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今年他因追逃战绩在上海铁路公安系统名列前茅而荣立个人二等功,是华东铁路系统中大家公认的“追逃能手”。

    不放过任何细小线索

    去年初春的一天,派出所因一起治安案件要搜集相关证据,王涛驱车赶到濉溪县取证。车还没进县城,王涛透过车窗一扫,一辆停在私人小诊所旁的黑色小轿车进入他的视野。怎么瞧着这么眼熟?王涛脑子一阵搜索,突然意识到,这辆车跟前几天在公安网上查询过的一个司机张某的车相似,张某因打架伤了人,一直在逃。

    王涛选了个僻静的地方停了车,换上便服,佯装无事地走进诊所,远远地瞅见张某坐在一位老太太旁边,正在哄一个打点滴的女孩:“听话,再有一会儿就打完了。”王涛并没急于上前,而是静待张某陪女孩打完点滴后,在送一老一小出门时才悄然走上去,拍了下张某的肩膀,“有事找你,跟我来一下。”张某先是一愣,回头看了一眼,继而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扭头对老人说:“妈,你带孩子先回家,我办点事。”望着祖孙俩消失在街头的拐弯处,王涛掏出手铐将他铐住。

    特征时刻记心中

    对于追逃,王涛有他的窍门:只要功夫下到家,就能平中出奇,马到成功。平日里,一有空闲,王涛就坐在电脑前几个钟头不动弹,在公安网上查询淮北地区的在逃人员信息。几年下来,王涛的脑中积累了200多名淮北及周边地区在逃人员的资料,姓什么,叫什么,犯了什么事,特别是有无驾照和车辆,车号、车型和在逃人员相貌是他掌握的三大重点。

    赵某,东躲西藏了3年多,没想到在和两个朋友到车站附近去上网时,被王涛擒了个正着。

    那天,王涛值班,天将黑时,他带着两个保安员在车站广场巡查后,准备交接班。远远地他看见3个年轻人在广场西侧的路上晃荡。王涛开始并没注意,可三人瞧见他们后忽然改变了行进方向,且越走越快。这三个人一定有问题!于是,他迅即上前拦住三人的去路:“我们是淮北车站执勤民警,请出示证件。”“请问你的姓名?老家是哪的?请报个住址。”王涛说。三个年轻人一时语塞。

    “请你们配合一下,到派出所接受调查。”三人只得随王涛来到淮北站派出所。经盘查证实,其中一人名叫赵某,三年前因故意伤害他人被公安机关上网通缉,一直在逃。这次赵某约了两个朋友到车站附近准备找家网吧上网,走到车站广场时看见民警朝他们走来,做贼心虚的赵某小声让两名朋友同他一起往回走,没想到让民警看出了破绽。

    凭的不只是运气

    王涛执勤时,查验的过往旅客数量哪天也不少于几百人,每年查验十来万人,能从中发现并查获几名在逃人员,光凭运气是不靠谱的。

    “追逃能手”王涛可不是徒有虚名,他缉逃的招数多得很,“守株待兔”就是他常用的一招。王涛有个习惯,对从公安网上查询到的在逃人员,他隔三差五地就按网上公布的住址进行实地暗访。在逃人员王某一年前打架伤人后外逃,琢磨着风声过了,就悄悄潜回家,还约上几个朋友在大排档喝酒。一天晚上7点多,王涛刚到家,就接到举报,称王某正在大排档喝酒,王涛即刻赶到,将王某擒获。

    王涛说,追逃没有窍门,关键是要脑勤、腿勤。有一次,王涛去交警支队办事,在路上发现一辆可疑轿车违规停车,等候10多分钟后车主出现了,车主报了姓名,王涛用“警务宝典”一查,此人是因涉嫌绑架被追缉的在逃人员。

    年过40的王涛性格内敛沉稳、不张扬,他用默默无闻的平凡工作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张宗明)

[责任编辑:庞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