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人本管理感动人心 昆明把幸福送到百姓心上

2012-09-03 14:59:3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春城风景合成图。杨江摄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幸福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关系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

    办“好事”须“实绩”。昆明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美丽春城、幸福昆明”,把昆明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市民心中极具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魅力城市。

    美丽春城

    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

    夏日正午,盘龙江畔凉风习习。家住怡园小区的李宗平老人来到江边花园呼吸新鲜空气。“生活在这座城市,我感觉很幸福。别的不说,你看看,现在土地那么金贵,市里还把那么多市区土地拿来搞绿化。看到绿茵茵的景色,我的心情就很好。”李宗平说。

    “昆明这几年变化大呀!像这样的小游园、绿地花园还多着呢。上班路上看着养眼,下班走走高兴。”旁边的老人接着李宗平的话说:“这么大的公园,政府不收门票,每天还需要那么多人来养护,政府替不替老百姓办事儿,我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面对大自然的独特馈赠,湖光山色、气候宜人的“春城”,曾一度与昆明人远离。“秃城”、“村城”、“堵城”……成了这座城市的伤疤。近年来,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上,建设“美丽春城、幸福昆明”,总是被摆在优先位置。

    昆明人对母亲湖——滇池有着浓浓的情结。滇池治理,曙光初现,预计到2015年,滇池水体将达到四类。主城空气质量逐年提升,连续5年优良率达100%,2011年优级天数达到117天,位列全国第二位。

    “昆明将围绕‘碧水、蓝天、绿色生态、宁静、洁净、细胞、能力’七大工程建设,把环境保护工作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昆明市环保局局长刘跃进说。

    随着市委、市政府多项措施的实施,昆明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喜人。从2008年首获“最具幸福感城市”到“最具幸福感城市永久荣誉”,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到“国家园林城市”……“春城”美誉正在回归。

    山东人赵睿所第一次来昆明旅游,就为昆明温和如春的气候和独特的地理风光所陶醉。“在昆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高原风光之美、民族风情之美和边陲风貌之美独具魅力。”

    安居乐业

    一座令人踏实的城市

    近年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社保水平、创新社会管理、创建和谐社区、建设平安昆明……奔跑在追求幸福道路上的昆明,不断书写着城市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纵观昆明,改善民生一直是这座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尤其进入2012年,“菜篮子”和“米袋子”建设工程、“幸福乡村”建设工程、就业促进工程、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交通整治和平安建设工程、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社会保障提升工程、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教育卫生提升工程等“十大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惠及千家万户。

    每天天还没亮,桃源社区卫生文明监督员许道苹便戴上袖套开始清扫道路、清洗小广告。一人抚养孩子的许道苹因为文化水平较低,长期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收入很不稳定。孩子读小学后,许道苹一家的生活陷入困顿。此时,社区劳保站伸出援手,为她安排了一个卫生文明监督岗的公益性岗位。“就业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有了工作,心里踏实,生活也更有尊严了。”许道苹说。

    “只要不挑不拣,社区100%能帮你就业。”这是昆明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就业困难群众的承诺。

    今年建党节当天,双桥村73岁的李竹英老人收到一份特殊实在的礼物:从7月起,每月可领60元养老金。这让她高兴得合不拢嘴,“自己有了零花钱,还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赶上好政策了。”

    从新农保试点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再到现在的“全覆盖”,昆明仅用了3年时间。几乎同时,一项涉及380多万参保人群的医疗保险制度也进入听证环节。全新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使城乡居民首次实现“同城同保”。

    进入7月,昆明2012年市级统建保障性住房密集开工,71229套实物建房任务已全部启动建设。资料显示,单是公租房一项,2012年昆明的建设任务完成后,预计可解决3万名左右中低收入者、新就业人员及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

    截至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就业工程完成全年目标的70%,生鲜超市建设完成目标的60%,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目标6%……“十大民生工程”勾勒的幸福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和谐文明

    一座令人感动的城市

    昆明走向幸福的足音,坚定而自信。昆明市民对于这座城市的热爱和眷恋,对于寻常生活的乐观、从容,则是让人感动的别样风景。

    在昆明城市中心的翠湖公园,最近10年,每天早上9点到11点,总能在北门广场看到十几位矍铄的老人在练舞。寒暑往来,老人们从不迟到。一张CD ,一台功放,两部小音箱,就是这支老年舞蹈队的全部家当。吴大爷说,从跳舞中寻找乐趣,让他找回了青春,找回了健康。“我告诉自己,我这一生只有一个82岁。所以,一定要活出精彩!”

    目前,在昆明全市各个广场、公园,共活跃着1300多支自发形成的市民歌舞团队。

    最近,西山区团结街道雨花社区茨沟村63岁的李老汉高兴地领到了老年证,他逢人就说:“这回我也可以免费逛公园和免费坐公交车了。”团结街道办事处、社区和村小组设立为民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站及为民服务代办员,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村寨和田间地头。由专门的“跑腿员”为村民办事,这种便利,已惠及所有昆明百姓:今年上半年,全市各乡镇、街道和居委会都建立起了为民服务中心。

    “不出社区就能办好事情,可真方便呀。”李老汉说,代办员为他们带来了贴心服务,这就是幸福。

    无论是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还是细化公共服务,昆明的各项惠民举措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这份情,感动、感染、感召了每一个昆明人。

    经常上夜班的酒店服务员刘心丽认为,深夜昆明街头不断闪烁的警灯,就是她的幸福。“这是夜里最温暖的灯光,看见它就有了安全感。”

    也常有外地游客感慨:“走在昆明街头,看着昆明人悠闲地在大街小巷漫步,就知道这是座安全的城市。”

    而对于身为母亲的罗双凤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女儿的健康成长。她说,“每次带着女儿出门,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公园里,都有许多好心人为我让座或帮我提东西。现在的昆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拉近,社会的氛围也更融洽,我希望女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把每个昆明人心中的幸福汇集起来,就是这座城市的温度;把每个昆明人脸上的笑容融结在一起,就是这座城市的表情。来昆明看看吧,你会感受到温暖的、春的芬芳……(杜托 徐元锋)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云南昆明五华19个派出所首设经侦室
·昆明动用听证手段 求解大病医保方案
·昆明为所有消火栓编制“身份卡”
·2012年云南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在昆明举行
·昆明中院改革司法拍卖 基层法院不再办理委托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