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安徽

城市“绿卡”取代暂住证 安徽省新规最快明年出台

2012-08-31 16:33: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安徽商报 

    “安徽女子厦门遇车祸身亡,暂住证过期少领43万赔偿”一事发生后,有关暂住证话题再度引发热议。安徽省政府法制办昨日(8月28日)独家告诉记者,目前,安徽省居住证管理立法已启动,在安徽省推行多年的暂住证拟取消,将以居住证代替。

暂住证已“落伍”

    安徽省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如何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成为一个新命题。安徽省政府法制办相关人员昨透露,为创新社会管理,目前,由省公安厅代拟的《安徽省居住证管理办法》(送审稿)近日已上报省政府,并将相关草案提交省政府法制办。

    按送审稿“权利义务对等,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立法思路,未来,安徽省拟取消流动人口暂住证,并提出了以居住登记和居住证为核心的服务管理新思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全国多数大中型城市陆续实行暂住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户籍制度的不足,有利于政府及时掌握人口信息,在初期对于平衡城乡人口和经济发展,维护社会治安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人口增多,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被打破,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现行以暂住证为载体的暂住人口治安管理模式已不能有效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 ”法制部门表示。

  居住证“讲公平”

    “根据送审稿的思路,未来,流动人口应当办理居住登记,在自愿的基础上可以免费申领居住证。 ”法制部门透露,虽然暂住证与居住证仅“一字之差”,但意义却有着很大差别,“居住证取代暂住证,在权利义务上,将由过去单纯规范流动人口义务,转变为权利义务对等”。

    新的立法,拟明确流动人口在居住地享有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多项权益和公共服务,对持居住证的流动人口,还将享受到其他更多权益和公共服务,及各城市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提供的不同公共服务。

    立法还准备明确用工单位、出租房主、房产中介等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应当承担的义务等。

    目前,该立法已经进入启动论证阶段,由于需多方征集民意,相关立法程序复杂,最快可能明年出台。

    【分析】户籍制度新突破流动人口得实惠

    安徽省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小群曾参与安徽省居住证立法论证,他认为暂住证中的“暂”字,让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到当地的公共服务,而采用居住证后,流动人口将会享受到与当地户籍人口更多的同等待遇,“当然,完全的同等待遇暂时可能难达到,但这却标志着我省户籍制度有了新的突破”。

    他认为,政策向流动人口倾斜的根本意义,在于让这一群体获得实惠。要让这一群体获得实惠,地方政府就得有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因此,一字之差的背后有巨大的利益变化。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全国不少城市已经实行了居住证制度,获得这类居住证,流动人口即可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等。(王刚、李想、陈酿)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安徽黄山:“三二一”工作法强化警车管理
·安徽合铜黄高速双层卧铺车起火 车内12名乘客成功逃生
·安徽推出“文明执法29条”
·安徽六安市金安区做好开学消防第一课
·安徽首次远程庭审在滁州中院开庭
·安徽力争三年实现社区民警专职化

·安徽力争三年实现社区民警专职化
·安徽:检察人员培训“输氧”与“造氧”并重
·安徽日报: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重要位置
·安徽淮北:工商部门开学前夕检查学生用品安全
·政协委员把脉 安徽首次将社区建设与管理纳入政府考核
·安徽马鞍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