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社会治安

佛山“三打两建”阶段成果:部门会战凸显集群效应

2012-08-31 16:29:3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佛山日报 

    

    在“3·11”跨广佛特大假洗发水案,收缴的假冒洗发水以及制假机器。(资料照片)佛山日报记者甘建华 摄

    仅三个月时间,七个“楼霸”犯罪团伙被接连捣毁,面对战果,市住建局房产监管科科长黄礼泉至今仍“不敢相信”。在他记忆里,“楼霸”是一个敏感而难缠的问题,过往查而不绝的窘境,让他深有感触。

    然而,自“三打两建”行动以来,市住建局联合市公安局成立专项小组,对“楼霸”实行精确打击,查而不绝的历史因此改写。其实,这只是“三打”行动以来,部门联动作战的缩影。在此基础上,逐步衍生建立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部门联动机制,也将佛山“三打”推至高潮。

    而这一系列富佛山特色的打击机制,在上周全省“三打两建”总结大会上获得肯定。

    部门联动,效能凸显

    “我们向公安机关移送了13条‘楼霸’线索,全部查处了。”看着记录本,黄礼泉甚感意外,而查处金额300万元,也创下近年新高。黄礼泉不否认,如果像以前只有住建部门单打独斗,很难取得这样战果。

    “尽管‘楼霸’是住建部门的管理职能,但我们以前的执法力量太薄弱,查处难以奏效。”黄礼泉一语中的。于是在“三打两建”契机下,市住建局与市公安局联合打击“楼霸”工作组正式组建。

    三个月时间,打掉七个“楼霸”团伙。黄礼泉坦陈,他们确实尝到了部门联动作战的“甜头”,只盼这样机制能愈加完善,持续推进,“趁着联合执法的东风,要多破‘楼霸’案。”

    其实,早在今年3月“三打”行动之初,类似机制在佛山已有先例。

    市公安局与市食监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联合执法办公室,深挖扩线,上下追溯。于是便有了“3·11”跨广佛特大假洗发水案、“3·29”金沙特大假药案等系列战果,而这一经验也获得了省、市领导肯定,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随着部门联动作战的成效逐步显现,今年7月,佛山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联合执法总队和打贿办案工作组,五区同步跟进,并依照市级规格,将各区部门资源整合,部门“大会战”格局初具规模。

    其中在市一级,由317名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办案骨干,齐聚“三打”大旗下,通过集中研判、专案专办、旧案复查、上提下挂、错位办案等方式,对大案要案实行直接查办。

    禅城南庄九江码头货运欺行霸市案、南海西樵“2·23”破坏招投标案、南海狮山破坏一汽大众工程建设案、禅城张槎垄断棉纱搬运案等一批重特大案件相继侦破。从部门联动,再到联合执法总队,佛山“三打”在集群打击的路上,愈走愈坚实。

    正如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叶良所言,之前没有联合时,部门之间往往处于分散作业、各自为战的状况,打击不时出现首尾难顾,部门互相推诿的问题,但随着类似工作机制的建立,之前的办案力量得以整合、充实。

    于是,佛山“三打”工作,无论是查办案件的质量、成效,还是部门之间的联动协作的效果,都得到了明显加强。

    强化监管,依法行政

    随着“三打”升温,如何整合行政资源,提升监管效能,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目前,佛山各区在“大部制”基础上,特别增设了市场监管局,加强了食品、药品、农资产品等的监管力度,与此同时,还进一步整合工商、卫生、农业及食药监管部门机制,同步推进全市各监管、检验机构的抽检计划、抽检经费、检测信息“三整合”。

    而在各镇(街)、村(居)委,则特备建立了食品安全协管员制度。全市各区“横到边、纵到底”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监管体系,由此建立。在此基础上,催生行业标准,促进行业规范,势在必行。

    正如高明区明城镇自被确定为市“打假警示区”之后,该镇便以石英石产品为整治重点,对17家建材企业进行逐一排查,取缔无证生产单位10个;与之相匹配,明城镇5家石英石企业自发组成联盟,并由其中一家公司牵头,制定联盟标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目前正申请成为国家行业标准。自此,明城镇收到的群众举报及投诉明显减少,近期产品抽检合格率100%,也进一步说明了行动的成效所在。

    而在“三打”实际行动中,如何依法办案,严格取证,也成为执法人员及司法机关思考最多的问题。

    佛山中院刑庭一法官直陈,“三打”案件要快审、快破,但这不意味牺牲办案质量,更不能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于是,依法办案,严格取证,把每一宗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检验的铁案,自然成为不变的铁律。

    为此,佛山在证据审查、事实认定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始终不曾怠慢,务求构筑牢不可破的证据链条。其中,全市检察机关针对商业贿赂案特点,把重心放在依法、全面收集和固定证据上,对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至于法院,则要求承办人对每一起“三打”案件都要全面、细致审查证据,对存疑证据主动行使调查权,确保证据证明标准,要达到排除一切合理怀疑。在备受关注的顺德恒顺公司总工程师受贿案中,两法机关便是通过构筑证据链条,环环相扣,最终查明犯了罪嫌疑人累计收取贿赂148.5万元的犯罪事实。

    行政司法,无缝对接

    部门联动会战、行政执法与司法职能无缝对接,佛山“三打”双线出击,战果丰硕。目前,全市各职能部门都相继建立了信息共享、联席会议、联合查处等机制。值得一提的是,各职能部门对符合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案件,都及时移交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则创新侦、捕、诉衔接机制,对疑难案件主动提前介入,指导办案,加快批捕起诉工作,有效建立起“快移、快捕、快诉、快审、快判”的工作机制。

    在大沥假冒“NOKIA”手机电池一案中,我们便能看出一个清晰的链条:质监部门发现案件端倪,立即发函警方;这时,公安机关及时介入,并查处案件;马不停蹄地,检察院即对案件涉案人员,依法批捕;至于坚守最后环节的法院,由此建立绿色通道,对涉及“三打”案件,实行快审快结。

    再如侦办南海大沥公路“三乱”案件中,市纪委、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同步介入,各司其职,分别负责被调查对象的谈话、涉案非公职人员抓捕以及证据转换等工作,使得案件得以成功突破,最终实现了“斩链挖伞”的目的。(记者庞文彬)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粤"三打两建"开新局谋新篇 为幸福广东积聚力量
·广东省检察院部署"三打两建"工作 严处案件背后保护伞
·广东政法委书记朱明国鼓励青少年参与“三打两建”
·广东省综治委将"三打两建"工作作为今年首要任务